---
与此同时,遗迹的开放姿态也吸引了更多外部势力的关注。短短数日之内,来自七个不同星系的使团陆续抵达,希望深入了解遗迹的科技体系与管理模式。
接待工作由伊莎贝拉主导,她安排了详细的参观路线,并组织了多场交流会。为了消除文化隔阂,还特别设立了翻译小组和跨文化交流课程。
然而,分歧仍然不可避免。
一位来自西格玛星盟的使者在会议上提出质疑:“你们掌握如此先进的武器系统,是否意味着未来会威胁到其他势力的安全?”
星耀端坐主位,神色平静:“我们的目标从来不是扩张,而是守护。我们愿意分享部分非核心科技成果,前提是建立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
另一名来自塔尔维克联邦的代表则表达了担忧:“如果你们的技术扩散过快,会不会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
星耀目光坚定:“科技本身没有善恶之分,关键在于使用者的目的。我们设立严格的技术出口审核机制,确保每一项成果都能用于和平发展。”
这番话让原本紧张的气氛缓和下来。随后,伊莎贝拉展示了遗迹近期的军事演练视频,以及新型防御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事实胜于雄辩,不少代表开始动摇最初的怀疑态度。
会议结束后,几位使者私下找到星耀,表达合作意愿。他们希望派遣技术人员前来学习,并探讨联合研发的可能性。
星耀一一回应,并承诺将提供必要的支持。
---
人才储备的提升成为下一阶段的重点。为了整合新老成员的能力,遗迹内部启动了一套全新的培训体系。
首先是理论课程,涵盖能量系统原理、战术分析模型、人工智能管理等前沿知识。其次是实战演练,新晋人员需在模拟战场上接受考验,学会如何在高压环境下做出快速决策。
星耀亲自参与了几次战术推演,观察学员们的表现。他发现,林澈在团队协作方面展现出非凡的领导才能,不仅能迅速理解复杂的作战方案,还能有效协调队员之间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