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带着胡文海所部的官兵,又带上周围几个营寨的守军,一共凑齐了两千余人,趁着贼兵还未反应过来,一路往西七里亭渡过泗水,直奔萧县而去。
蒋易书本想走丁公山一趟把王刚那几百骑兵带上,只是他从彭城中逃走得匆忙,忘记带上王刚的家眷,实在是没脸去见他,只能写了一封书信让人带过去,让他经萧县撤到砀山去。
这两人在萧县逗留了半日,没见到骑兵的踪迹,担心贼兵会追上来,于是将六百余名萧县守军全部带着,往西去了砀山——彭城已下,萧县根本无限可守,还不如趁早去砀山布防。
他们这一跑可把前线的其他官兵给害惨了,他们带走的主要是彭城卫以及徐州兵,那些支援而来的外州兵马大部分被舍弃在了各自的防区里,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贼兵已经把他们团团包围。
等到李不争派去劝降的人拿着彭城卫的各种旗帜和盖了徐州刺史打印的劝降文书一一进行展示时,这些官兵全部崩溃了。
吕梁镇的守军带着吕梁山上的营寨一共两千三百余人,直接开门向毛五投降。
藤堡、宋寨、江塘村这三处营寨则是做了不同的选择,藤堡营的守军跟着蒋易书他们逃走了,凑巧的是他们竟然也没有通知一下其他两处营寨,应该是抱着让友军垫后的想法。
宋寨营中的官兵经过了一场小规模内讧,最后领头的军官直接开门向齐先竹投了降。
江塘村营的官兵决定死守营寨,但此时前后左右都是贼兵,在贼军的围攻下很快便失陷了。
蒋易书送信的时候王刚正好率领骑兵在高明的营寨周围袭扰,等他返回的时候从彭城派来使者已经劝降了丁公山大营,在得知自己地家眷失陷在彭城里没有逃出来,王刚恨得牙痒痒,最后无奈之下还是投降了。
不过他为了表示对偷袭彭城者的鄙视,最后是带着骑兵向高明请降。
其实王刚完全可以绕过丁公山,渡河逃往萧县,只是他顾念着家人,又记恨蒋易书只顾自己逃走,于是干脆投降加入了反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