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尘埃落定与稳步前行
清晨的阳光透过办公室的窗户,在王超的办公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正在审阅这个月的生产报表,窗外传来工人们刻意压低的议论声。
听说了吗?城西那边昨晚出大事了!
公安连夜行动,抓了好几个人!
就是那个赖麻子!听说从他家里搜出来不少违禁品,跟之前破坏玻璃厂的那帮人有关系!
王超手中的钢笔微微一顿,随即又继续在报表上签下名字。他端起桌上的搪瓷缸,慢慢喝了一口已经微凉的茶水。
这下可算揪出隐患了。他心中暗想,面上却不动声色。
这时小李推门进来:厂长,何师傅说泥鳅干的样品出来了,请您过去看看。
好,我这就去。
烘烤车间里,何师傅正带着工人们调试最后一批泥鳅干样品。见到王超进来,何师傅立即拿起一个油纸包快步走过来。
厂长,您来得正好。这是最后调试的样品,您看看效果如何。
王超打开纸包,仔细检查着里面的泥鳅干:色泽不错,形态也很饱满。
他拿起一根,入手干爽,轻轻一掰,发出清脆的断裂声。放入口中细细品尝后,他满意地点头:
椒麻味恰到好处,肉质紧实有嚼劲,最关键的是土腥味几乎尝不出来了。何师傅,这次调试很成功。
何师傅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那就好。为了去除土腥味,我们试了三种不同的腌制配方,最后发现用姜汁和料酒预处理效果最好。
原料预处理和烘烤流程都理顺了吗?
都理顺了。从清洗、腌制到烘烤,每个环节的工艺参数都已经确定,随时可以开始量产。
很好。王超当即拍板,通知后勤和销售科,准备对接供销社。首批风味泥鳅干尽快铺货。
离开烘烤车间,王超又来到包装车间。刘主任正在清点刚刚封装好的竹筒鱼干,见到王超,立即上前汇报:
厂长,竹筒包装现在的日产量已经稳定在五百筒以上,工人们的手法越来越熟练。就是这蜡封工序还是太费时,一个熟练工一天最多也就完成一百来个。
质量第一,速度可以慢慢提升。王超拿起一个封装好的竹筒仔细检查,纸包鱼干的试销情况怎么样?
反响很好!刘主任脸上露出笑容,县供销社几个门市部都反映,不少居民都是回头客。有的老太太一次就买五六包,说是给孙子当零嘴。
车间的另一角,张保国正拿着粉笔在地上写写画画。王超走过去,看到地上画着简易的设备布局图。
这是在规划第二条预处理流水线?王超问道。
张保国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是的厂长。根据现在的产量需求,一条预处理线已经不够用了。地方倒是够用,就是得再添几个水池和操作台,人手也得增加几个。
预计需要多少预算?
我初步估算了一下,材料费大概两百元左右,主要是砖石和水池的造价。人工方面需要增加五个人,专门负责泥鳅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