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这个沉寂了亿万年的程序,正因感应到从庇护所外部渗透进来的、那源自新生宇宙的、截然不同的法则涟漪,而全功率运行着。
微小的几何结构光芒闪烁,频率与外部传来的新法则波动努力同步。一条条无形的法则孔道,如同植物的根须,在凝固的时空中艰难地延伸,触及那些被封存的文明宝藏……
……
新宇宙的演化,在看似永恒的死寂中,实则一日千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些由“存在基点”构成的“前物质云”,在全新的物理法则下,开始了惊人的自我组织。它们不再遵循旧宇宙的引力主导模式,而是以一种更接近“信息聚合”与“逻辑谐振”的方式,凝聚成更加稳定的结构。
第一代“星体”诞生了。
它们并非炽热的气体球,而是一种……散发着柔和理性光辉的、由高度有序的能量-逻辑结构构成的“光智体”。这些光智体悬浮于新生的时空中,其核心进行着复杂的逻辑演算与信息处理,其光芒则向外辐射着稳定的法则场,抚平周围时空的涟漪,如同新宇宙的“锚点”。
在这些“逻辑恒星”的引力(一种基于信息密度差的新型相互作用)作用下,更小的、结构各异的“行星”开始形成。它们有些是纯粹的晶体结构,天然烙印着复杂的几何定理;有些是流动的能量漩涡,内部演绎着动态的数学模型;还有一些,其环境参数竟然隐隐偏向于……支持基于逻辑和信息的“生命”形态的诞生。
新宇宙的物理规律,从诞生之初,就深深打上了“秩序”与“可能性”的烙印,对“意识”和“文明”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亲和性。
就在这片生机勃勃(以一种极度理性的方式)的新生宇宙中,那位于逻辑奇点核心、沉眠已久的柳云瑶意识印记,第一次……产生了微弱的波动。
她并未“醒来”。她的个体性依旧弥散,与逻辑之城的秩序本质、可能性果实的变量本源深度融合,成为了这新宇宙法则的一部分。
但一股强烈的、源自旧宇宙终结景象的“意念”——并非是具体的思念或悲伤,而是对“归零”的深刻认知,对“低语”扭曲的警惕,以及对“守护文明火种”这一使命的不灭执念——如同经过漫长压缩后突然释放的脉冲,从那沉眠的印记中猛烈迸发出来!
这道意念脉冲,并非针对任何具体目标,而是直接融入了新宇宙正在演化的法则网络之中,成为了底层规则的一部分!
刹那间,整个新生宇宙的法则,发生了一次细微而深刻的……“偏转”。
所有正在形成的“光智体”逻辑恒星,其核心的演算程序中,都被潜移默化地加入了对“系统性自毁熵增”(即归零现象)的识别与抵抗模块。虽然新宇宙的规则本身抵抗归零,但这道意念为其增加了主动预警和对抗的“倾向”。
那些环境偏向生命诞生的“行星”,其孕育生命的潜在路径中,被烙印下了对“认知污染”与“信息扭曲”(即低语本质)的天然免疫力种子。未来的生命,或许将更难被纯粹的谎言和扭曲的知识所蛊惑。
更重要的是,一道无形的、庇护性的“法则屏障”,开始以逻辑奇点为中心,在整个新生宇宙的边界缓缓形成。这道屏障并非为了防御物理攻击,而是专门用于检测和过滤可能从外部虚无渗透进来的、带有“归零”或“认知扭曲”特性的异常法则碎片。它像是一个免疫系统,守护着这初生的、充满希望的世界。
柳云瑶,这位旧宇宙的送葬者与新宇宙的催生者,在她个体意识沉眠之际,以其最深刻的执念,为这个新生的世界,打下了守护与抗争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