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元顺帝:曾有革新图振作,终因弊积叹飘零

草原落日坠燕京,大厦倾颓势难撑。

曾有革新图振作,终因弊积叹飘零。

仓皇北狩离宫阙,潦草余生寄漠庭。

功过是非留史册,一声叹息话元廷。

元顺帝的童年,用“惨”字都不足以形容,简直是“地狱模式”开局。他是元明宗的长子,按理说也是根正苗红的皇室后代,可架不住元朝皇室内部“内卷”太严重——叔叔元文宗为了抢皇位,把他爹元明宗给“安排”了,还把年幼的顺帝母子流放到高丽,后来又转到广西桂林。这波操作,相当于把未来的继承人扔进“偏远山区”,眼不见心不烦。

《元史》里记载:“至顺元年四月,文宗后卜答失里与宦者拜住等谋,迁帝于高丽,使居大青岛中,不与人接。寻复迁广西之静江。”想想看,一个几岁的孩子,背井离乡,身边连个靠谱的亲人都没有,搁谁身上不得留下心理阴影?但顺帝也算是个“打不死的小强”,在流放地硬生生熬到了元文宗去世。

1333年,元朝皇室又陷入“皇位空窗期”——元文宗的儿子早夭,权臣燕帖木儿想立文宗的弟弟,结果这位弟弟也没福分,登基没几天就死了。这时候,大家才想起远在广西的妥懽帖睦尔。就这么着,顺帝跟“天上掉馅饼”似的,被迎回大都(今北京)登基,那年他才13岁。

不过,刚登基的顺帝就是个“傀儡皇帝”,权力全在权臣燕帖木儿和太皇太后卜答失里手里。燕帖木儿更离谱,仗着自己有拥立之功,不仅把持朝政,还把太皇太后娶回了家,简直把元朝皇室的脸都丢尽了。顺帝看着这一切,只能装“乖宝宝”,心里却跟明镜似的——先忍,等时机成熟再说。

1340年,20岁的顺帝终于“熬出头”——他联合心腹大臣脱脱,先是扳倒了专权的伯颜(燕帖木儿死后掌权),又把当年陷害他爹的太皇太后卜答失里打入冷宫,正式开始亲政。这时候的顺帝,满脑子都是“拯救元朝”,想当一把“中兴之主”,搞了个“至正新政”,简直像开了“奋斗模式”。

他的改革操作,放在现在看都挺“时髦”:

- 整顿吏治:元朝后期官员腐败到啥程度?连科举考试都能卖名额,地方官更是“刮地皮”不手软。顺帝让脱脱主持,严查贪官污吏,还规定官员任期,防止有人在一个地方“捞够本”。这就像公司搞“绩效考核”,谁摸鱼谁干活,一目了然。

- 恢复科举:之前伯颜掌权时废除了科举,导致读书人没了出路,全跑到民间发牢骚。顺帝一上台就恢复科举,还扩招名额,相当于给知识分子“打开就业通道”,稳定了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