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刘璋:父留蜀地富甲天,拱手空将霸业捐!

内部矛盾还没解决,外部威胁又来了。当时益州的邻居有两个:北边的张鲁,东边的刘表。张鲁是个宗教领袖,在汉中(今陕西汉中)建立了五斗米道,手下有几万信徒,还组建了军队,不听刘璋的指挥,甚至经常派兵骚扰益州的边境。刘表则占据荆州,一直想吞并益州,经常派探子来益州打探消息,蠢蠢欲动。

刘璋面对这两个邻居,一点办法都没有。对付张鲁,他派大军去攻打,结果打了好几次都失败了,反而被张鲁占了不少地盘;对付刘表,他只能派人去求和,送点粮食和特产,祈求刘表别来打他。《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里说刘璋性宽柔,无威略,东州人侵暴旧民,璋不能禁,政令多阙,益州颇怨,意思是刘璋性格宽厚软弱,没有威严和谋略,东州兵欺负本地人他管不住,政令也经常有漏洞,益州的老百姓和豪强都对他有怨气。

这时候的刘璋,就像个抱着金砖的小孩,周围全是虎视眈眈的坏人,自己却没能力保护金砖。很多谋士都劝他:要么找个强大的诸侯当靠山,要么赶紧整顿军队、提升实力,否则迟早会被人吞并。可刘璋听是听了,却迟迟不行动——他既怕找靠山会失去权力,又怕整顿军队会得罪东州兵和本地豪强,只能一天天拖延,等着麻烦找上门。

就在刘璋为张鲁和刘表的威胁发愁的时候,一个更大的危机来了——曹操统一北方后,开始向南扩张,先是打败了刘表的儿子刘琮,占领了荆州,然后就把目光投向了益州。刘璋听说曹操要打益州,吓得魂都没了,赶紧召集谋士商量对策。

谋士张松和法正,给刘璋出了个主意:曹操兵力强大,咱们肯定打不过,不如请刘备来帮忙。刘备是汉室宗亲,跟您是一家人,而且他跟曹操是死对头,肯定愿意帮咱们抵抗曹操。等打败了曹操,再让刘备回去,咱们还能保住益州。

刘璋一听,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刘备是的代名词,又跟自己是同宗,应该不会坑自己;而且刘备刚刚在长坂坡被曹操打败,肯定也需要一个地方落脚,应该会真心帮自己。于是,刘璋不顾其他谋士的反对(比如黄权就劝他:刘备是个有野心的人,把他请来就是引狼入室),坚持要请刘备来益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公元211年,刘璋派法正带着厚礼去荆州,请刘备来益州。刘备一听有这好事,心里乐开了花——他早就想夺取益州了,只是一直没找到机会,现在刘璋主动邀请,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刘备立刻率领几万大军,带着庞统、黄忠、魏延等大将,浩浩荡荡地进入益州。

刘璋听说刘备来了,亲自跑到涪城(今四川绵阳)迎接,还给刘备送去了大量的粮草和兵马,热情得像招待亲弟弟。两人在涪城摆了几十天的宴席,天天喝酒吃肉,刘璋把刘备当成了救命恩人,刘备却在暗地里观察益州的地形和兵力,盘算着怎么夺取益州。《三国志·蜀书·先主传》里记载:先主至涪,璋自出迎,相见甚欢。张松令法正白先主,及谋臣庞统进说,便可于会所袭璋。先主曰:此大事也,不可仓卒。意思是刘备到了涪城,刘璋亲自迎接,两人相处得很愉快。张松和庞统劝刘备在宴会上趁机杀了刘璋,刘备却说这是大事,不能太匆忙——不是刘备不想杀,是怕杀了刘璋会引起益州人的反抗,反而不好收拾。

刘备在涪城住了几个月,刘璋又给了他一万兵马和足够的粮草,让他去攻打张鲁。刘备表面上答应,却带着军队到了葭萌关(今四川广元)就停了下来,不再前进。他在葭萌关广施恩德,拉拢当地的老百姓和豪强,还偷偷派人回荆州,让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率领大军入蜀,准备夺取益州。

刘璋这时候才慢慢醒悟过来:刘备根本不是来帮忙的,是来抢地盘的!可他醒悟得太晚了,刘备已经在益州站稳了脚跟,而且诸葛亮的大军也快到了。刘璋又气又急,却一点办法都没有——他派去攻打刘备的军队,要么被打败,要么投降,益州的老百姓和豪强,也因为他之前的软弱无能,大多不愿意帮他抵抗刘备。

刘备在葭萌关站稳脚跟后,开始向成都进军。他先是打败了刘璋派来的大军,杀了益州名将杨怀、高沛,然后占领了涪城、绵竹等地,一步步逼近成都。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也率领荆州大军,攻克了江州(今重庆)、江阳(今四川泸州)等地,与刘备会师,形成了对成都的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