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商妇好:执戈牧野驱敌寇,武略文韬惊史册!

婚后的妇好和武丁十分恩爱,他们经常一起商讨国家大事,共同制定治国方略。武丁对妇好的才能十分信任和赏识,给予她充分的权力和支持。而妇好也没有辜负武丁的期望,她积极参与商王室的事务,关心王族子弟的教育,联络贵妇之间的感情,为维护商朝的稳定和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

商朝时期,周边有许多方国和部落时常侵扰边境,对商朝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武丁为了保卫国家的领土和人民,经常发动战争,征伐四方。而妇好,这位英勇的王后,也多次主动请缨,跟随武丁出征,成为了商朝军队中的一员重要将领。

在众多的战争中,妇好征伐羌方的战役最为着名。当时,羌方是商朝西北边境的一个强大部落,他们经常骚扰商朝的边境,掠夺百姓的财物和粮食。武丁决定派大军征讨羌方,彻底解决这个心腹大患。妇好得知后,主动向武丁请战,她说:“王,我愿率领大军出征羌方,为国家分忧解难。我自幼学习武艺,对军事也略知一二,定不会让王失望。”武丁看着妇好坚定的眼神,心中既感动又有些担忧。他深知这次战争的艰巨,但他也相信妇好的能力。最终,武丁同意了妇好的请求,任命她为统帅,率领一万三千人的大军出征羌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一万三千人的军队,在当时可是一支相当庞大的队伍,相当于一个小国的全部兵力。妇好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她精心筹备,制定了详细的战略计划。出征前,她在军队中进行了一次鼓舞士气的演讲,她说道:“将士们!我们此次出征,是为了保卫我们的国家,保护我们的亲人。羌方屡屡侵犯我们的边境,他们的恶行不可饶恕。我们要让他们知道,商朝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大家有没有信心?”士兵们齐声高呼:“有!有!有!”士气高涨。

妇好率领大军来到羌方边境后,并没有急于进攻。她先派出侦察兵,深入了解羌方军队的部署和地形情况。经过一番侦察,她发现羌方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阵型松散,缺乏统一的指挥。而且,他们的营地位于山谷之中,两侧是陡峭的山峰,这是一个绝佳的伏击地点。

妇好心中有了主意,她决定采用伏击战术。她将军队分成三路,一路埋伏在山谷两侧的山峰上,另外两路分别从正面和侧面佯攻羌方军队。战斗打响后,正面和侧面的商朝军队佯装败退,引诱羌方军队追击。羌方军队以为商朝军队不堪一击,便倾巢而出,追击商朝军队。当他们进入山谷后,两侧山峰上的商朝军队突然发起攻击,滚木礌石如雨点般落下,砸向羌方军队。羌方军队顿时大乱,陷入了混乱和恐慌之中。正面和侧面的商朝军队见状,立即回师反击,与埋伏在山谷中的军队形成了三面夹击之势。

在妇好的指挥下,商朝军队士气高昂,奋勇杀敌。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羌方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几乎全军覆没。商朝军队大获全胜,俘虏了大批敌人,其中包括羌方的首领。妇好凯旋而归,武丁亲自出城迎接她。当妇好骑着高头大马,率领着凯旋的军队进入都城时,百姓们夹道欢迎,欢呼声和掌声此起彼伏。武丁对妇好的战功赞不绝口,他赏赐给妇好许多珍贵的礼物,并在朝堂上对她进行了隆重的表彰。从此,妇好的威名传遍了整个商朝,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除了征伐羌方,妇好还参与了许多其他的战争,如讨伐巴方、抵御土方和鬼方等。在每一场战争中,她都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在与巴方的战争中,妇好与武丁兵分两路,采用南北夹击的战术,大败巴方军队。这场战役不仅展现了妇好的军事智慧,也体现了她与武丁之间默契的配合。在抵御土方和鬼方的战争中,妇好多次亲临前线,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她手持青铜钺,冲锋陷阵,敌人见了她都闻风丧胆。在她的带领下,商朝军队成功地击退了土方和鬼方的侵扰,巩固了商朝的北疆和西北边境。

妇好的军事成就,在甲骨文中有大量的记载。这些卜辞不仅记录了她参与的战争,还反映了武丁对她的关心和支持。每当妇好出征时,武丁都会通过占卜来询问她的安危和战争的胜负。比如,甲骨文中有这样的记载:“贞:妇好其伐羌,有受又?”意思是:“占卜问,妇好去征伐羌方,会受到保佑而取得胜利吗?”从这些卜辞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武丁对妇好深深的爱意和牵挂,同时也能看到妇好在商朝军事中的重要地位。

妇好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还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在商朝的政治舞台上,她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王后,妇好参与了商王室的各种事务。她经常陪伴武丁参加朝堂议事,为武丁出谋划策。在处理国家大事时,她表现出了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她善于分析问题,能够从复杂的局势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对于一些重要的决策,武丁常常会征求她的意见,而她的建议也往往能得到武丁的采纳。

妇好还非常关心王族子弟的教育。她深知,王族子弟是商朝未来的希望,他们的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因此,她亲自挑选老师,为王族子弟制定教育计划。她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学识和才能,教导他们要胸怀天下,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她的悉心教导下,许多王族子弟都成为了优秀的人才,为商朝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