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船并未返回大唐,而是根据预定计划,飞抵了两千老农所在的区域。
战船降落。
司农司官员立刻迎了上来,身后还跟着两千老农。
“拜见陛下!”
一行人躬身行礼。
李世民摆手示意不必多礼,直接问道:“情况如何?”
戴胄也看向为首的司农司官员:“快!向陛下禀报这三日的采摘成果!”
司农司官员连忙上前,手中捧着一卷刚刚统计好的竹简,恭敬回答道:
“启禀陛下,卑职等奉命,于此红薯生长繁盛之区,连续采摘三日。”
“三日来,共计采摘红薯种藤八万六千余捆!”
“每捆皆以粗壮、叶片肥厚者为上,且都依照殿下吩咐,妥善保湿存放!”
八万六千捆种藤!
听到这个数字。
戴胄飞快地捻动手指,心中默算起来。
片刻后。
双眼放光,语速极快地向李世民解释道:
“陛下,大喜啊!”
“这些种藤,若以扦插之法,精心培育,假以时日……其所能种植之面积,至少能达五千余亩!”
李世民龙颜大悦:“好!好!诸位辛苦了,为我大唐立下一桩大功!”
“回到长安之后,朕必定不吝赏赐!”
“谢陛下隆恩!”
……
两个时辰后。
黑龙战船回到长安,降落在长安城外的大营。
李恪将李世民、戴胄等一众大臣放下,告辞后,回了终南山太和宫。
接下来的事情,如红薯种藤的分配、试验田的规划、司农司种植等等……
自有李世民和一班能臣干吏去操持落实,无需他这位秦王再多加插手。
接下来几天,李恪没有急着修炼,而是在太和宫陪伴着妻妾们。
这一日。
午后阳光正好,太和宫的书房内,墨香袅袅。
李恪躺在软榻上,缓缓口述着《资治通鉴·汉纪》的最后一个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