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贵估计也是暂时的,新朝刚立,百姓都是刚刚从饥寒交迫中过来的。
朝廷分到土地后,大家一心都只想种粮食填饱肚子,就连我们也一样。
谁会注意到棉花的价钱啊!又有几个人会想着不种粮食种棉花啊!
等再过两年,朝廷稳定了,百姓也缓过来了,才会有更多的人选择种棉花。
大家也都不是傻子,知道什么值钱什么不值钱。只是现在大家被饿怕了,比起赚钱,更加希望的是家里堆满粮食。”
宋书宴赞同的点点头,他到底是在外面混大的,见识眼光还是有的,一听棉花那高昂的价钱,心里就清楚是怎么回事了。
“今年我们还是种六十亩小麦吧!至于油菜籽就不种了,来年春天种棉花。反正今年榨的素油多,明年也不需要榨油了。
种油菜是为了卖钱,棉花也是为了卖钱,既然都是卖钱,种棉花跟种菜籽没区别。”
“那我们去看看县城有没有卖棉花种子的,往返一趟县城可真不容易。”
从金秋村来一趟县城,走路来回五个时辰,就算是赶牛车来回也要四个时辰。
宋书宴这一次带媳妇孩子来县城游玩,是要在县城住一晚的,这才有时间逛街。
“好啊!”
还别说县城大点东西确实是要齐全一些,顾青荷之前想买的做菜香料孜然,在镇上怎么都买不到,但是来县城后一下子就买到了。
同时他们还买到了棉花种子,就是价钱有点贵,四十亩的种子花了十贯钱。只要明年能种出来,他们这笔钱花的就值得。
回家时,顾青荷还买了十双鞋底子,全都是两厘米最厚的那种,里面全是用布料一针一线纳的,一双鞋底子要两百文。
这十双鞋底子都是给男人穿的,其中八双她买的都是宋家父子的脚码,另外两双是给她爹的。
他们三个都是干体力活的大男人,平时走路多,有一双厚鞋子穿着能舒服很多。
至于她自己的鞋子,就做普通的绣花鞋就够了,鞋底也不用太厚,她不也怎么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