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桓骑兵显然没料到曹军援兵来得如此之快,而且如此悍勇。为首的头领唿哨一声,试图转向脱离。但张辽马快,已然杀到近前!
“胡狗受死!”声如惊雷,刀似匹练!
那乌桓头领仓促举刀格挡,“铛”的一声巨响,他只觉一股无可抵御的巨力涌来,虎口崩裂,弯刀竟被硬生生劈飞!下一刻,冰冷的刀锋已掠过他的脖颈,一颗头颅带着惊愕的表情飞上半空,鲜血喷溅如泉。
主将瞬间被杀,剩余的乌桓骑兵顿时大乱。曹军骑兵趁势掩杀,刀光闪烁,马蹄践踏,如同虎入羊群。这些乌桓骑兵擅长骑射骚扰,一旦被精锐骑兵近身缠住,便显露出格斗能力的不足。不到一刻钟,近百乌桓骑兵便被斩杀殆尽,只有寥寥数人仗着马术超绝,侥幸逃脱。
张辽勒住战马,长刀拄地,胸口微微起伏,看着满地狼藉的乌桓人尸体,啐了一口带血的唾沫:“呸!就这点本事,也敢捋虎须!”他转头对惊魂未定的运粮队军官喝道,“收拾车辆,加速前行!再遇袭击,燃烽火为号!”
狐奴城中,袁熙接到前线战报,言曹军因粮草不济、受乌桓骚扰,已后撤三十里,于潞水南岸扎营,似有畏战之意。
袁熙面露喜色,对身旁面容憔悴的袁尚及几名乌桓部落首领道:“曹操远来,利在速战。今其粮道受扰,士气不振,主动后撤,此天赐良机也!当尽起大军,渡潞水击之,必可大破曹军!”
一名乌桓首领却有些疑虑:“曹军骁勇,张辽、于禁皆万人敌,此番后撤,恐有诈。”
袁尚经历多次失败,更是谨慎:“兄长,曹操奸猾,不可不防。不如再派哨探,仔细查探。”
袁熙却不以为然,他被前期的僵局和乌桓的小胜冲昏了头脑,急于求成以稳固地位:“曹军粮草不济,乃实情!其初来乍到,水土不服,又兼郭嘉新丧,军心不稳,此时不击,更待何时?若待其稳住阵脚,援兵粮草齐至,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矣!”
他力排众议,决定尽起狐奴、平谷兵马,汇合助战的乌桓骑兵,共计四万余人,浩浩荡荡南下,准备渡过潞水,与“退缩”的曹军决战。
与此同时,曹纯率领的虎豹骑与精兵,已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穿越了燕山支脉的崎岖小路,出现在了狐奴城以北五十里的一处险要山谷,扼住了袁熙大军退回山区以及与北部乌桓联系的咽喉要道。
战争的主动权,在谋士的算计和将领的执行下,正悄然转向曹军一方。幽燕大地的上空,战云密布,一场决定河北最终归属的大战,即将在潞水之畔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