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龙川水寨

魏砥 柯哀的罐头 1848 字 12天前

---

冬日的阳光洒在龙川江宽阔的江面上,泛起粼粼金光。此处位于南海郡东北部,龙川江(今东江)于此汇入大海,江口开阔,水流相对平缓,两岸丘陵环绕,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避风良港。

此刻,这座新辟不久的龙川水寨内,正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数以千计的工匠、民夫以及部分士卒正在紧张地劳作。号子声、锯木声、锤击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充满力量的乐章。

江岸边,巨大的船坞已经初具雏形,龙骨如巨兽的骨架般匍匐在地。更远处的江面上,数十艘大小不一的船只停泊着,其中既有缴获自江东或本地豪强的旧式艨艟、走舸,也有几艘正在试航的新造船只,样式与传统的江东战船颇有不同,船首更为尖锐,船身似乎也更注重稳定性。

一名身材魁梧、面容刚毅、颌下微须的将领,身披寻常皮甲,未着华丽袍服,正站在一艘新下水的斗舰船头,仔细查看着船舷与桨舵的连接处。他手指用力按压着木材接缝,又俯身观察水线下的部分,神情专注,不放过任何细节。此人正是原荆州水军督将,如今归属陈暮麾下,却许久未在核心舞台露面的——文聘,文仲业。

“此处榫卯还需加固,多刷两遍桐油。江海风浪不同,此处若渗水,战时便是致命之患。”文聘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沉稳。

身旁负责督造工坊的工曹掾史连忙躬身应道:“文将军放心,下官即刻命人整改。”

文聘点了点头,目光扫过整个忙碌的水寨,眼神复杂。自襄阳城外决意追随陈暮南渡,他便深知这是一条艰难之路。交州偏远,水军基础几近于无,与他在荆州时统领数千楼船斗舰、纵横长江的盛况不可同日而语。这段时间,他几乎隐姓埋名,全身心扑在了这龙川水寨的筹建和水军幼苗的培育上。没有大战的荣耀,只有琐碎繁杂的工作与训练,这对于一名惯于冲锋陷阵的将领而言,无疑是种磨砺。

“仲业将军!”一名亲兵快步从跳板跑来,抱拳道:“广信来令,主公差庞军师前来巡视水寨,已至十里外。”

文聘眼中精光一闪,脸上并无太多意外之色,只是沉声道:“知道了。传令,各营整肃,准备迎接庞军师。”

他心中明了,周瑜既去,主公的战略重心虽暂定内修,但未来的目光必然投向大江。他文聘和这支初生的水军,是时候从幕后走向台前了。

庞统乘坐的马车在亲卫护送下,抵达龙川水寨时,已近黄昏。夕阳将江面染成一片瑰丽的橙红,水寨的喧嚣也稍稍平息。

文聘早已率领水寨主要将领及工曹官员在寨门前等候。见到庞统下车,文聘上前一步,抱拳行礼:“末将文聘,参见军师。”

庞统依旧是那副不拘小节的模样,矮小的身材裹在厚厚的棉袍里,细长的眼睛扫过文聘及其身后诸人,最后落在远处初具规模的船坞和江面上的船只上,最角微微扯动了一下,算是笑容:“文将军辛苦了。主公常言,龙川之事,关乎未来,将军在此默默耕耘,功莫大焉。”

文聘神色不变:“此乃末将分内之事,不敢言功。军师,请。”

一行人步入水寨,庞统边走边看,不时询问几句工坊进度、木材来源、工匠招募等情况,文聘一一作答,条理清晰,数据详实。

来到中军大帐,屏退左右后,庞统直接切入主题:“仲业,主公之大计,你应知晓。陆上强军,有子龙、汉升、文长操持,已见成效。然欲图荆襄,乃至江东,无水师则如勐虎失一翼。主公遣我来,一是察看水寨进展,二是要听你直言,以此为基础,我交州水军,需多久方可与江东水师一较短长?哪怕只是在其面前,拥有自保与牵制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