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谢礼丰厚

赵廷霄眼眶瞬间就红了,他深吸一口气,挣脱开张小花的怀抱,后退两步。

端过桌上早已备好的茶水,恭恭敬敬地跪了下去,将茶水高举过头:

“爹!娘!请受孩儿一拜!”声音哽咽,却无比清晰。

他结结实实地磕了三个响头,每一下都仿佛叩击在众人的心上。

陈大勇和张小花连忙接过茶水喝下,又赶紧起身将他扶起:“快起来!快起来!好孩子!”

王富贵、姚宗胜等人在一旁看着这突如其来又温馨无比的一幕,先是惊讶,随即也纷纷露出笑容上前道贺。

经过这段时日的相处,赵廷霄的坚韧、聪慧和品性早已得到他们的认可。

如今能成一家人,亦是美事一桩。

等待放榜的五日,对陈耀祖一行人而言,可谓是度日如年。

一面强自按捺着紧张焦虑,在长乐郡内游览散心,一面又总是不由自主地踱步到书院山门外,望着那紧闭的大门出神。

就连最跳脱的王富贵,这几日也安静了不少,时常对着书本发呆。

鸿儒书院内,此刻亦是灯火通明,一片繁忙景象。

上千份考卷的批阅、复核、排名,是一项极其繁重的工作。

书院的教习、执事们几乎全员出动,甚至连一些优秀的在读学子也被征调来协助初筛。

许昌盛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连续高强度阅卷让他精神疲惫。

他面前的书案上,考卷已批阅过半。

总体而言,这一届学子水平颇佳,但尚未出现令他眼前一亮、拍案叫绝的佳作。

多是中规中矩,或偶有亮眼之处,却难掩整体平庸。

他端起手边的浓茶呷了一口,试图驱散倦意,随手拿起了下一份考卷。

目光扫过卷面,字迹工整清秀,令人观之舒心。

前面的经义题解答得扎实稳健,理解深刻,尤其是那道颇为刁钻的算学题,竟用了两种截然不同却都极为精妙的解法,足见其思维之敏捷开阔。

“嗯?有点意思。”许夫子来了些精神。诗赋虽稍显平实,但亦算切题工稳。

当他看到最后的策论时,刚入口的茶水差点喷了出来!

他猛地坐直身体,眼睛死死盯着卷面上的文字,越看越快,越看越是激动!

那篇关于“水至清则无鱼”的论述,如同一声惊雷,在他心中炸响!

文章观点鲜明,锋芒毕露,毫不避讳地批判官场“和光同尘”的潜规则,字里行间充满了少年人的赤诚热血与不肯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

更难得的是,并非一味空喊口号,而是有理有据,指出了“清流”汇聚、涤荡污浊的可能与决心!

“好!好一个‘唯其如此,方能吸引真正清流,汇聚成势,终使江河澄澈,万鲤竞跃’!”

许夫子忍不住击节赞叹,激动得满脸红光,“此子若入仕途,必为一代诤臣良吏!乃百姓之福也!”

他毫不犹豫地提起朱笔,在这份考卷上重重地画上了一个红圈,并将其放入待定的最优等卷宗之中。

而就在他们焦急等待的第三天,成绩未曾如期而至,却等到了由郡守大人亲自派人前来,召见陈耀祖、赵廷霄、王富贵以及姚宗胜四人。

传话的衙役态度十分客气,但语气中的不容置疑,仍让小院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肃穆。

几人心中不约而同地泛起猜测,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都已隐隐有了答案——

前几日那场惊心动魄的打拐之事,终于有了最终的定论和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