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京城风云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京城,一场因他们而起的暗流正在悄然涌动。

京城,紫禁城,金銮殿。

飞檐斗拱,琉璃瓦在冬日稀薄的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泽。

汉白玉的台阶洁净无尘,却透着至高无上的威严。

殿内,鎏金巨柱盘龙栩栩如生,御座高耸,俯视着下方躬身肃立的文武百官。

丁老大人身着朝服,站在队列之中。

他不久前才从老家探亲返回京城,此次面圣,既为汇报一些地方见闻,亦是为其派系的后辈官员在皇帝面前略作铺垫,维系圣眷。

朝会伊始,气氛便有些凝重。

景仁帝端坐龙椅之上,虽冕旒遮面,但仍能感受到其眉宇间未曾舒展的郁结。

他年事已高,鬓角早已斑白,虽努力维持着帝王的威仪,但眼底深处的疲惫与忧虑却难以完全掩饰。

大夏王朝国势尚稳,四海承平,唯有一事,如同巨石压在这位帝王心头——子嗣。

他的子嗣不算少,皇子五位,公主六位。

然而,成年皇子中,皇后所出的皇长子性格敦厚乃至木讷,易受母族掣肘,缺乏人君所需的魄力与智慧;

贵妃所出的二皇子倒是聪颖,却与外戚姜家过往甚密,恐成傀儡。

其余皇子,或体弱多病,或年幼无知,或才德平庸,难堪大任。

后宫之中,皇后与贵妃两派争斗多年,暗地里不知折损了他多少血脉,想到此处,景仁帝心中便是一阵刺痛与冰寒。

底下,以姜大将军和宇文丞相为首的两派大臣,正在为立储之事争论不休,表面上是为国本建言。

实则句句为自己支持的皇子张目,言辞激烈,互不相让。

丁老大人垂首听着,心思却早已飘远。

他的目光偶尔极快、极谨慎地扫过御座上的君王,心脏不受控制地剧烈跳动起来。

一个大胆到近乎荒谬的猜测,自他回到京城、面见圣颜后,便如同野草般在他心中疯长!

那日在长乐郡见到的那位名叫赵廷霄的少年……那眉眼,那鼻梁的弧度,那紧抿嘴唇时的神态……

尤其是那份超乎年龄的沉静气度……竟与年轻时的陛下有着惊人的、令人心悸的相似!

再联想到陛下早年曾多次南巡,其中一次确曾路过长乐郡附近……若是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