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暗流涌动藏杀机

与少府监达成那份“城下之盟”后,“云琰纸坊”表面上进入了一段相对平稳的时期。宫廷的大额订单虽然利润被压榨得所剩无几,但毕竟稳定,保证了纸坊的基本运转和工匠们的生计。靠着其他商业订单和高端“精笺”的利润,纸坊总算还能维持扩张和发展的势头。

赵云和蔡琰也借此机会,沉下心来,按照荀攸“藏拙固本”的策略,默默积累实力。蔡琰更加专注于造纸技术的深层研究和兰台的公务,试图在文士圈中建立更牢固的声望;赵云则一边打理生意,一边凭借武官身份,与洛阳城的中低层武官、江湖人士交往,编织着一张实用的关系网。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表面的平静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首先发难的,是那些在招标中落败或利益受损的竞争对手。尤其是几家背景深厚、原本志在必得的纸行,对“云琰纸坊”恨之入骨。他们不敢明着对抗有杨彪隐约支持的“云琰纸坊”,便开始在暗地里使绊子。

一时间,市面上出现了大量仿冒的“云琰纸”,纸质低劣,却打着云琰的标记,以低价倾销,试图扰乱市场,败坏云琰的名声。更有甚者,一些地痞流氓开始时不时地在纸坊巷附近转悠,骚扰来往客商,或者趁夜往纸坊门上泼粪、砸窗户。

赵云不得不分出大量精力来应对这些下三滥的手段。他带着纸坊的护院伙计,日夜巡逻,亲自抓获了几批捣乱的地痞,扭送官府。又联合王捕头等人,严厉打击售卖假货的奸商。虽然麻烦不断,但好在赵云武艺高强,人脉也渐渐铺开,这些骚扰尚在可控范围内。

更让赵云和蔡琰警惕的,是来自官方的、更隐形的压力。

少府监那边,虽然达成了协议,但张让显然并未真正放过他们。那个负责“定期抽查”的少府监官员,每次来都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不是说纸张厚度不均,就是嫌晾晒时间不够,变着法地想找茬罚款。虽然每次都被蔡琰用严谨的工艺记录和标准驳斥回去,但不胜其烦。

更诡异的是,税务衙门的人也来得比以前更勤快了,账目查了一轮又一轮,虽然查不出什么问题,但那种被时刻盯着的压迫感,让人喘不过气。赵云心里明白,这肯定是张让打了招呼,故意给他们添堵。

“他娘的!这老阉狗,明的不行就来阴的!”一次送走税务司的胥吏后,赵云气得直骂娘,“天天这么查,耽误多少功夫!”

蔡琰蹙眉道:“这是张让在消耗我们的精力,让我们疲于应付。我们需沉住气,账目务必清晰,不留任何把柄。同时,也要想办法缓解这些压力。”

她再次想到了杨彪。虽然不愿过度依赖,但眼下似乎只有杨彪的声望能一定程度上震慑这些小鬼。她通过荀攸,委婉地向杨彪表达了目前的困境。杨彪虽未直接干预,但似乎在某些场合表达了对“苛察扰民”的不满,此后,税务衙门的骚扰果然稍微收敛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