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蔡琰断然摇头,目光锐利,“价格战乃最低级的竞争,一旦开启,便无赢家,最终是整个行业的灾难。他们可以亏本硬撑,是因为他们联合起来,摊薄了风险,背后可能还有我们不知道的依仗。我们独木难支,不能跟他们拼消耗。”
她走到柜台前,手指轻轻划过一沓洁白挺括的“云琰精笺”,语气坚定:“我们的优势,从来不是价格,而是品质和价值!他们降价,必然在用料和工艺上妥协。我们非但不能降,反而要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到,‘云琰纸’贵,贵在何处!”
蔡琰迅速做出了应对决策,思路清晰:
第一,坚守品质,高调声明。 她立刻亲自执笔,写了一篇文辞并茂的《告客户书》,阐明“云琰纸”选料之精、工艺之繁、品质之优,承诺绝不因市场恶性竞争而降低标准,自毁长城。并将此文抄录多份,张贴于店门口、各大书院、书肆的公告栏,广而告之。
第二,体验为王,凸显价值。 在店铺内设立“试纸区”,摆放着行会降价纸和“云琰纸”的样品,欢迎顾客随意对比书写、折叠、透光看纤维。同时,为购买“云琰精笺”的客户提供免费的压花、裁切甚至题写斋名等增值服务,让顾客觉得物超所值。
第三,客户分层,精准维护。 对于宫廷、大将军府、荀府、袁府等对价格不敏感、极度看重品质的核心大客户,由蔡琰和赵云亲自带着新品上门拜访,进行维护,确保基本盘稳固。
第四,舆论引导,借力打力。 通过荀攸、杨彪等交好官员的门路,在士林圈中放出风声,暗示纸业联盟恶意压价,扰乱市场,有损文脉传承,从道德层面施加压力。
策略定下,立刻执行。
效果需要时间发酵,但初步的反应让赵云稍稍安心。一些老主顾在对比了纸张后,还是选择了“云琰纸”。
“蔡姑娘,赵掌柜,不是俺老刘不支持你们,”一位熟客拿着两张纸对比了半天,叹道,“这便宜纸是真不行啊!墨一下去就洇一片!还是您这纸,吃着墨,字迹清晰!贵是贵点,但写字舒坦啊!”
也有官员派来的采办表示:“上官交代了,公文用纸,关乎体面,必须用好的。价格不是问题,关键是纸不能出纰漏。”
然而,联盟的降价攻势毕竟凶猛,还是卷走了大量中低端客户。“云琰纸坊”的销量出现了明显下滑,库房里开始有纸张积压。工坊里的工匠们虽然活没少干,但看到仓库里堆起来的纸,心里也难免打鼓,气氛有些压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让人恶心的是,联盟那边见价格战效果初显,又开始玩起了盘外招。
没几天,市井间开始流传一些阴损的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