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文会成名纸价涨

“赵师兄,稍安勿躁。”蔡琰拿起一张假纸看了看,冷笑道,“这些人不过是小角色,掀了摊子治标不治本。看来,是有人看我们纸价飞涨,想浑水摸鱼了。”

她略一思索,便有了对策。她让赵云不要声张,而是派人暗中盯住那几个卖假纸的摊贩,顺藤摸瓜,查清假纸的来源。

同时,她立刻让人赶制了一批特制的、带有复杂隐形印记和编号的防伪标签,贴在每一刀正品“云琰纸”的封条上,并公开声明,教顾客如何识别真伪。她还放出话去,对于制售假货者,必将报官严惩!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假纸贩子顿时无所遁形。赵云顺藤摸瓜,果然查到了假纸的源头——竟是南市一家濒临倒闭的小纸坊在暗中仿造!幕后指使者,依然是那个阴魂不散的卫家!

赵云这次没有冲动,而是搜集齐证据,直接捅到了洛阳令那里。人赃并获,证据确凿,那家小纸坊被查封,坊主被抓,卫家虽然再次撇清了关系,但也又丢了一次大人。

经此“打假”风波,“云琰纸”的声誉更上一层楼,价格也更加坚挺。人们都知道,买“云琰纸”可能贵,但绝对真材实料,买了放心!

“师姐,你这招真高!”赵云佩服地说,“既收拾了假货,又给咱们的真纸打了广告!”

蔡琰却叹道:“名利二字,最是累人。如今我们被架在这高处,看似风光,实则步步惊心。赵师兄,需知福兮祸所伏。”

她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纸价飞涨,虽然让纸坊赚得盆满钵满,但也让一些真正需要纸的寒门学子叫苦不迭,甚至有些清流官员也开始私下议论“云琰纸”是否过于奢靡。而少府监那边,虽然暂时消停,但王谦看着“云琰纸”如此暴利,岂能甘心?暗中的觊觎和算计,只怕会更加凶猛。

“文会成名”带来的不全是好处,还有更沉重的责任和更凶险的暗流。“云琰纸坊”这艘船,在驶过惊涛骇浪后,虽然迎来了顺风顺水,但船下的暗礁,却似乎更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