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乌洛兰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战场上的五千鲜卑骑兵,义无反顾将自己送入死地吧?
不过,现在场上的骑兵早就没有五千了,且众人已经在死地里了。
想到此处。
乌洛兰又看了看周围只动嘴皮子,没有丝毫举动的属下们。
只好选择目送五千鲜卑骑兵,尽数死于汉军兵锋下。
另一边战场上。
汉军的骑兵与步兵配合默契,以弓箭和弩箭造成火力压制,大面积击杀鲜卑骑兵。
某些生死关头鼓起勇气反击的鲜卑骑兵,举着武器,向骑兵或步兵的方向奔去。
汉军骑兵顿时将弓背起,抽出环首刀,对冲来的鲜卑骑兵进行攻击。
而汉军步兵,只需维持军阵。一排长矛,基本上谁来谁死。
由于骑兵之间,间隔有些大,确实有鲜卑骑兵从这些空隙中逃脱出去。
但这种情况吕布也早预料到。
他分出了三队机动灵活的骑兵,专门精准打击这类逃掉的鲜卑骑兵。
汉军以极低的消耗,快速歼灭着包围圈内的鲜卑兵马。
伴随着最后一名鲜卑骑兵的死亡,此战彻底宣告:袁基一方,胜利!
虽是一次试探性进攻,却可以称之为大获全胜!
战斗结束后,吕布及一众兵马并未放松警惕,作为胜利的一方,他们先打扫战场。
盾兵对着乌洛兰军的方向排成一排,营造一个安全地带。
此次打扫战场,步骤比较简易,只将兵器、盾甲、箭矢收一收,再将汉军的尸体带走。
之后,依旧维持着阵型,往之前搭建的临时堡垒处撤离。
远处,乌洛兰领着一群人,只是眼睁睁看着吕布等人撤退。
鲜卑虽然输了,但却不好上前围剿撤退的吕布等人。
倒不是乌洛兰讲道义,毕竟他们鲜卑人根本不知道道德两个字怎么写。
乌洛兰只是明白,此刻不能动。
先不说士气低到极点的鲜卑军队,此刻要怎么调动起来,全力打汉军。
只说对面一直守在山上的弓弩手,他们鲜卑就不可能轻举妄动,进入敌人包围圈。
此战,汉人步兵几乎未损,骑兵目测也只损两百余骑,以此损耗,消灭鲜卑五千骑兵。
这个战绩,体验过一次百人比两万的乌洛兰,依旧不能接受。
汉军的军阵究竟该怎么打破啊!
他乌洛兰第一次知晓,原来汉军的步兵军阵是如此强大的存在。
仿佛没有任何死穴,固若金汤,坚不可摧,且极具杀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