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心巨构的发现,如同给濒死的人类文明注射了一剂强效肾上腺素。短暂的震撼与恐惧过后,是被无限放大的、扭曲的渴望。尽管李洁极力压制,但通过“广寒宫”前哨站泄露出的只言片语和模糊影像,足以在全球残存的网络中点燃一场疯狂的幻想。
一个远比人类古老、科技水平无法理解的遗迹就在月球!是人类自己能触碰到的、真正的“未来”!
这种认知,让“地命总署”的威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却也带来了更加沉重的压力。民众和科研机构几乎是不计代价地要求加大探索力度,尽快破解遗迹的秘密。
李洁站在总执行官办公室,看着资源需求报表上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感到一阵阵眩晕。地底的索取从未停止,甚至因为虫群新一轮的进化而有所增加。月球的探索更是一个无底洞,每一次能源激活、每一次样本分析、每一次设备维护,都在疯狂榨取着本已枯竭的储备。
她被迫做出更加残酷的抉择,进一步削减本就微薄的生活配给,将更多人力物力投入月球。不满的情绪在地下城蔓延,但这一次,多数人被月球带来的虚幻希望所麻醉,暂时压下了抗议的声音。
“方舟”基地进入了另一种形式的疯狂。科学家们摒弃前嫌,组成多个攻坚小组,全力破解从月球带回的数据和实物样本。林羽(虫祖)提供的、基于卡萨文明的“入门指南”早已被消化吸收,他们现在面对的是完全未知的、属于那个远古机械文明本身的知识体系。
进展缓慢得令人绝望,却又时不时闪现出令人瞠目结舌的火花。
材料小组通过逆向工程月球合金的微观结构,意外合成出了一种强度惊人、质量极轻的新型复合材料,虽然无法大规模生产,但已开始用于加固最关键的“广寒宫”前哨站结构。
能量小组则从遗迹残留的能量流中捕捉到一种高效的传导模式,虽然无法理解原理,却依葫芦画瓢地设计出了一种能小幅提升现有能源利用率的导流器,略微缓解了能源压力。
这些微小的成功,如同在黑暗隧道中看到的微弱光芒,激励着人们继续前行。他们不再完全依赖地底的“施舍”,而是开始尝试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叩响那扇通往未知的大门。
地底巢穴。
林羽(虫祖)冷漠地感知着地表发生的一切。人类对月球遗迹表现出的狂热和自主性,完全在他的预料之中,甚至是他乐于见到的。
【低等文明对未知遗泽的贪婪,是驱动其自我消耗的最佳催化剂。】他冰冷的意志毫无波澜,【提供的初始技术已足够他们陷入其中。无需再过多关注,任其自行探索即可。】
他对那座遗迹本身毫无兴趣。虫群的进化之路是纯粹的生物路线,超越一切机械造物。人类在里面是找到宝藏还是触发毁灭机制,于他而言都只是有趣的观测数据。他甚至刻意收敛了对月球的感知,避免过多介入而引起不必要的意外。
他的目光偶尔掠过苏雪。她依旧尽职地处理着信息流,但林羽能察觉到,她的注意力似乎更多地被月球传来的各种新奇发现所吸引,那种属于人类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比以往更加明显。
这并未引起他的不快,反而让他感到一丝淡漠的“满意”。这个“接口”的注意力被转移,意味着她那些关于改善地表生存条件的“小动作”会相应减少,能更“高效”地维持资源通道的稳定。只要最终的能量和物资流不受影响,人类是死是活,是在研究月球还是别的什么,他都漠不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