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赤壁余韵·南洋星探

后汉异星录 凌阅闻 4280 字 9天前

很快,这位头领捡起一把铁刀和一串琉璃珠,又示意族人搬来了一些东西作为回应:几大串散发着浓郁奇异香气的、晒干的褐色豆荚(胡椒),几块散发着甜香的、橙红色的块状物(肉桂),还有几只活蹦乱跳、羽毛鲜艳的不知名海鸟。他将这些物品同样放在沙滩上,然后退开。

礼物的交换,无声地建立起了沟通的桥梁。虽然语言依旧不通,但彼此都确认了对方暂时没有恶意。斥候队长见机,连忙指着那几串胡椒和肉桂,又指向远处停泊的庞大船队,再做出划船的手势,意思很明显:我们有很多船,想要更多的这些香料!

头领顺着他的手指望向海面上那些如同移动岛屿般的巨舰,眼中闪过一丝敬畏。他思考片刻,点了点头,然后指向身后的密林深处,又做了个请的手势。斥候队长知道,这是邀请他们深入,去见地位更高的人物了。

消息传回旗舰,卫温和诸葛直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一些。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兴奋。“成了!”诸葛直用力一拍栏杆。

“别高兴太早,这只是开始,深入虎穴,更要小心。”卫温沉声道,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不过天赐良机,不容错过。诸葛将军,你坐镇船队,务必保持警戒。我亲自带一队亲卫,带着重礼,上岸拜会他们的王!”

一个时辰后,一支由卫温亲自率领、装备精良的百人亲卫队,抬着沉甸甸的礼物箱(里面是更多的铁器、丝绸、瓷器),在斥候和通译的引领下,踏上了这片陌生的土地。在土着战士的引领下,他们沿着一条被踩踏出来的小径,穿过茂密、湿热、充满了各种奇异鸟鸣和巨大昆虫嗡嗡声的棕榈林和热带雨林。最终,他们抵达了一个建在河边高地上的大型聚落。

聚落的房屋都是用粗大的原木和宽大的棕榈叶搭建而成的高脚屋,下面悬空,用以躲避潮湿和蛇虫。村子中央有一片开阔的广场,地面用鹅卵石铺就。广场的一端,矗立着一座明显比其他房屋高大、用雕刻着奇异图腾的原木构建的“长屋”。

长屋前,一位头戴巨大羽毛冠冕、胸前挂满巨大兽牙和闪亮金属(可能是天然铜)饰物、皮肤布满深刻皱纹的老者,在众多手持武器的健壮武士簇拥下,平静地等待着。他便是这个名为“棕榈之民”(音译)部落的酋长——巴郎。他的眼神深邃而平和,带着一种阅尽沧桑的智慧,并无太多畏惧,反而带着审视的意味打量着卫温这一行人,尤其是他们身上闪亮的铁甲和手中寒光闪闪的兵刃。

通译在老海商的协助下,紧张地开始了艰难的沟通。卫温首先表达了江东船队(他称之为“来自遥远东方大海彼岸的巨船王国”)途经此地,遭遇风暴侵袭,需要停靠休整的意图,并再次强调了和平与贸易的愿望。他命令亲兵打开带来的礼物箱:成匹的绚丽丝绸、精美的青白瓷器、数十把闪亮的钢刀、几套精良的皮甲,还有一大坛密封完好的中原美酒。

当这些来自遥远文明的精美物品展现在眼前时,即便是沉稳的巴郎酋长,眼中也抑制不住地流露出了震撼与欣喜。他身边的武士和聚拢过来的族人更是发出一阵阵压抑不住的惊叹。铁器和丝绸的光芒,对他们而言,是难以想象的财富与力量象征。

巴郎酋长沉默了片刻,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通译紧张地侧耳倾听,然后向卫温转述:“尊贵的东方客人,风暴是大海的愤怒,也是它指引你们来到我们‘棕榈之民’的港口的旨意。我们欢迎朋友在此停泊休整,取用淡水和岸上的果实。你们的礼物,如同阳光般耀眼,我们感受到了善意。”他停顿了一下,指向那些胡椒和肉桂,“你们渴望的‘火焰之豆’(指胡椒)和‘阳光之皮’(指肉桂),是我们森林的馈赠,也是我们愿意分享的珍宝。”他示意族人抬出更多的香料样品。

初步的信任似乎建立起来了。经过连续几天的艰难谈判和礼物交换(江东用带来的铁器、丝绸、瓷器和少量铜钱,换取了部落囤积的大部分香料、一些稀有的热带硬木和几种中原从未见过的宝石原矿),一份粗糙但意义重大的“贸易契约”在长屋的火塘旁达成。借着这次接触,诸葛直带领的测绘官也详细记录了海湾的水深、底质、潮汐情况,确认这里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天然避风良港!更重要的是,他们从部落的猎人和采摘者口中,通过手势和图画,套问出了一些关于更南方的模糊信息:那里岛屿星罗棋布,有的岛上“火焰之豆”像野草一样生长(暗示胡椒产地),有的地方出产一种味道奇异浓烈、更能点燃灵魂的“星星果实”(可能指丁香或豆蔻),还有的地方藏着坚硬如石、能打造神兵利器的“黑石”和“黄石”(锡矿和可能的金矿)。

每一份信息,都被随行的书记官如获至宝地记录在特制的、防水的楮皮纸上。一幅更为详尽的、包含了海岸线轮廓、航道、岛屿位置、危险暗礁、季风特征,特别是重要物产资源点(香料、矿产)标注的南洋海图雏形,正在这些勇于蹈海的探索者手中,一点点勾勒成形。

小主,

“将军!此地深水良港,背靠大片平地,林木繁盛,水土丰美!更有土人可为向导劳力!若在此处建立一处坚固的据点,以此为跳板,向南深入群岛获取更多香料矿藏,向北连接我江东腹地,此策可行!”诸葛直看着测绘官整理好的资料,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

卫温站在那艘被命名为“破浪号”的旗舰船头,远眺着这片被金色沙滩和绿色棕榈环绕的宁静海湾。岸上,篝火已经点燃,“棕榈之民”的土着们在酋长巴郎的带领下,正与负责后续贸易交接的江东军官和水手们进行着简单的以物易物,气氛比初识时融洽了许多。空气中弥漫着烤鱼、热带水果和浓郁的辛香料的混合气味。眼前的一切,似乎印证了小乔海图上标注的无穷可能。

“此地,可名‘金棕港’。”卫温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开疆拓土的决断,“传令!留一艘楼船、两艘艨艟及三百精兵于此!即刻着手勘测地形,伐木取石,营建堡垒寨栅,立下界碑!其余船只,待人员轮换、物资补充完毕,装载所获之香料木石,随我主力继续南行!按图索骥,寻那‘星星果实’与‘黑石黄石’之地!此港,便是我江东深入南洋永不沉没的基石!也是我们献给主公和江东父老的第一份厚礼!”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船队中爆发出阵阵欢呼,疲劳似乎被这即将开始的更大冒险一扫而空。建立海外据点,意味着江东的力量将真正扎根于这片富饶而陌生的海域,而不仅仅是短暂的过客。士兵和水手们眼中闪烁着贪婪与兴奋交织的光芒——更多的香料、更多的财富就在前方!

然而,就在众人为初步的成果和未来的计划欢欣鼓舞,士兵们忙碌地搬运着物资、准备营建堡垒工具之时,一个负责看管患病船员隔离舱的低阶军医,连滚带爬、脸色惨白地冲上了旗舰的指挥台,他甚至顾不上行礼,声音因极度的恐惧而扭曲变调:

“将军!不好了!那些…那些隔离舱里昏睡的‘海瘟’病人…有…有几个人醒了!但是…但是他们的样子…全变了!眼睛…眼睛像血一样红!力气大得吓人!他们…他们像疯狗一样在撕咬照顾他们的人!舱门…舱门快顶不住了!”

卫温和诸葛直脸上的振奋瞬间凝固,如同被一盆冰水从头浇下。一股森然的寒意顺着脊椎猛地窜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