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听得怔住了。内心最深处,某种复仇之后巨大的空虚和茫然,似乎被这番话轻轻触动了一下。那位如惊鸿一瞥的故人,竟一直记得他,还对他有如此高的评价?“再论大道”……这仿佛是他血仇得报后,冥冥中唯一可能指引前路的微光。
他忽然想起光明顶密室那幅画像,神色一凝,问道:“郭大侠,你既跟随周兄弟多年,可知……周兄弟与那明教,究竟有何渊源?”
郭岩闻言,眉头微皱,摇了摇头:“此事……我所知确实不详。只依稀记得,约莫五十年前,我还在山上随公子修行时,曾有一人自称明教霍山,在云雾山庄外的山门前长跪不起,苦苦求见公子,据说跪了三天三夜。”
“霍山?”黄裳目光一凛,那是明教创始人之名。
“是。但公子并未见他。”郭岩继续说道,“公子当时只对我们说,霍山此人,武功虽已大成,却走入邪道,心性变得残暴偏激,已非正道。见他无益,反而可能沾染因果是非。”
“后来呢?”
“后来,似乎就听闻那霍山将教主之位传了下去,第二任教主是谁,我便不知了。自那以后,明教如何,与公子便再无瓜葛。公子也从不提及。”郭岩语气肯定,显然相信师尊的判断。
黄裳默然。原来如此。周兄弟并未与明教有直接瓜葛,反而是那霍山曾想攀附而不得。那画像,或许是霍山为尊奉师道而留,却被后世明教之人误解供奉?其中曲折,恐怕唯有当事人方才清楚了。
这一切的谜团,似乎都指向了同一个人。
黄裳抬起头,目光穿过深邃的夜空,仿佛望向南方某处,问出了那个最关键的问题:
“周兄弟……他如今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