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军区司令部张百川、罗政委、萧参谋长三人围着桌子,汗珠子顺着鬓角往下淌,谁也没顾上擦。
“仗打了不少,家底也厚了,可咱们基础还是弱啊,不能光靠这人命去填”张百川抓起桌上那把缴获的鬼子指挥刀。”
罗政委用毛巾擦着脖子上的汗,接口道:“我明白你的意思,部队扩充快,新兵多,不少营连干部是从班长、排长火线提拔上来的,打仗勇敢没得说,可这指挥水平,尤其是对鬼子新花样儿的应对,差点意思。”
萧参谋长指着桌上几份战斗总结报告:“七寸峡战役,后期为啥被动?除了弹药问题,各部队配合也有脱节的地方,对鬼子那种步坦协同、重点突破的打法,我们很多一线指挥员开始很不适应,付出了不必要的代价。还有,我们自己的优势,比如夜战、近战、穿插渗透,发挥得也不够稳定。”
张百川点头,目光扫过两位搭档:“问题就在这儿,不能光低头拉车,还得抬头看路,鬼子吃了亏,肯定会变花样,我的想法是成立一个军区直属的教导队,把营长以上的干部,分批弄回来,关起门来好好淬淬火,”
“教导队?”罗政委眼睛一亮:“这个想法好,是得系统地总结总结,提高一下。”
“对,”张百川站起身:“这个教导队,不搞花架子,就解决实际问题。第一课,就叫‘认清楚咱们的对手’,把鬼子的三八大盖、歪把子、九二式、掷弹筒、步兵炮、都给摆出来,让大伙儿摸个够,请老赵那样的技术骨干来讲,这玩意儿怎么用,厉害在哪儿,弱点又在哪儿?怎么打才能扬长避短?”
萧参谋长补充道:“还要结合具体战例。比如鬼子的炮兵观察怎么引导?他们的步兵冲锋和火力掩护怎么配合?咱们吃亏的那些仗,教训在哪里?打赢的那些仗,关键点又是什么?”
“第二课,”张百川继续道:“就叫‘摸清楚咱们自己的家底’,咱们现在有啥?日式装备用起来咋样?和以前的老套筒、汉阳造比,长处短处是啥?步兵、炮兵、骑兵、工兵,怎么协同?山地战、平原游击战,不同地形不同打法,得总结出个一二三来,”
罗政委拍板:“政治工作这一块也得加强,怎么在劣势情况下鼓舞士气?怎么做好战前动员和战后总结?怎么在新区发动群众支援作战?这些软实力,关键时刻顶大用,”
“第三课,也是最重要的,”张百川声音沉稳下来,“就是讨论‘怎么用小的代价,换大的胜利’,咱们家底薄,跟鬼子拼消耗拼不起。得多动脑子,怎么设伏、怎么诱敌、怎么偷袭、怎么断粮道,把咱们红军的老传统,运动战、游击战的精髓,跟现在的装备、敌情结合起来,让大家敞开说,有什么好点子都抖落出来,”
三人越说越深入,很快形成了具体方案。教导队由张百川挂帅担任队长,罗政委负责政治教育,萧参谋长和各级经验丰富的旅、团长、参谋人员担任教官。学员每期一百人,培训半个月,全军区营级以上军事主管和部分优秀连长,分批参训。
命令一下,各部队反应强烈。
358旅旅长老徐在电话里跟张百川嚷嚷:“司令员,这时候抽骨干?万一鬼子摸过来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