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员,这是各旅报上来的装备统计表。”萧参谋长将厚厚一沓文件放在桌上,声音里透着压抑不住的兴奋:“主力部队十三万八千人,全部换装完成,制式统一”张百川接过报表,一页页翻看,罗政委也凑过来细看。
“乖乖,”罗政委看着统计:“每个步兵班一挺歪把子,每个排都配有具掷弹筒,每个连三挺九二式...咱们这是鸟枪换炮啊,”张百川抬头看向萧参谋长:“老萧,你核实过了?没有水分?”
“我抽查了三个旅,”萧参谋长拍着胸脯:“只多不少,特别是缴获的那些山炮,全部分配到各团属炮兵营,现在每个团都有一个炮兵营,最少六门山炮或步兵炮。”
张百川这才露出笑容:“好,告诉各旅旅长,装备配发了,要是打不好仗,我拿他们是问,”
“还有个好消息,”萧参谋长又递上一份文件:“军区直属重炮团正式成立,周团长兼任团长,二十四门山炮,十二门野炮,全部就位。”
罗政委感慨道:“想想咱们东渡黄河时,一个师才几门迫击炮。现在光是一个军区就有这么多重火力,真是今非昔比啊。”
“装备好了,责任也更重了。”张百川站起身:“走,去训练场看看,团长以上干部应该都在那里集训。”
训练场上,二十多名团长围成一圈,看着张百川在黑板上画示意图。
“步炮协同,关键在于通讯和信任。”张百川敲着黑板:“炮兵怕误伤步兵,不敢放开打;步兵怕自家炮火,不敢往前冲。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715团王大山团长举手:“司令员,我们团的做法是,每个步兵连配一名炮兵联络员,统一指挥信号。”
“方法不错,但还不够。”张百川转向炮兵团周团长,“老周,你说说。”
周团长站起来:“我们制定了十种不同的信号弹组合,代表不同的炮火要求。同时规定,步兵突入敌阵地五百米内,炮兵立即延伸射击。”
“五百米?太近了,”716团贺东生团长摇头:“万一一发炮弹打偏,就是自己人打自己人。”
“所以才要训练,”张百川提高声音:“从现在开始,各团步兵和炮兵同吃同住同训练,培养默契,我要的是大炮说话时,步兵就敢冲锋;步兵冲锋时,炮兵就敢开火。”
他环视在场的团长们:“你们都是老红军了,应该明白,再好的装备,也要人来用。三个月内,我要看到每个团都能熟练运用步炮协同战术。”
太原,鬼子第一军司令部。
筱冢义男看着手中的情报,眉头紧锁:“张百川的部队全部换装了装备?”
“是的,司令官阁下。”河边参谋长低声道:“根据多方情报核实,晋中军区十万余人已全部装备皇军制式武器,甚至组建了重炮部队。”
筱冢义男放下情报:“这个张百川,比我想象的更难对付。他不仅会打仗,更会建设部队。”
“阁下,我们需要调整战略吗?敌人的火力已经今非昔比...”
“不,”筱冢义男转身,眼中闪过冷光:“越是如此,越要坚持囚笼政策,传令各部队,加快筑垒进度,我要在三个月内完成对晋中地区的全面封锁,困死饿死他的部队,吃不饱肚子的军队我看他怎么指挥”
“可是...”
“没有可是,”筱冢义男打断他:“张百川得到再多装备,也改变不了补给困难的事实,等到囚笼合拢,他的重炮就会变成废铁,”
晋中军区训练场上,一场步炮协同训练弹演练正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