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宇宙梦87幽踪仙国1

我们正在岸边细数到底捧起了多少,

湖水里还剩下多少,谁知

两个女儿打破了湖水的平静,

她们,小的骑上黑颈鹤开始了巡游,

大的踩着水花,嚷嚷着,

非要前往碧塔海寻觅会说话的仙鸟,

与他们对话。

我们答应会的,会的,

会说话的仙鸟一直在碧塔海等着。

用圣洁的星光沐浴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与妻子端坐湖边,

此时,蜜蜂们仍夜色里在采蜜,

而星光下,我与妻子开始求雨。

不久,两个女儿来到身边,

她们像爸爸妈妈一样,

嘴里念念有词。

听完小云声情并茂的朗诵后,诗人幽林山开怀大笑,他那爽朗的笑声在高原小河上回荡。他自信满满地说道:“像我和强子这样有担当的男人,绝对是值得你们女人托付终身的良配啊!”

诗人妻子婳楼凭南闻言,立即打趣道:“你们听听,都听听!当年可不是他的什么诗把我骗到手的,完全是被他这股子自信劲儿给迷住了!”

这番风趣的话语引得大人小孩都笑了,那个私奔青年强子被说得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这时,一对活泼可爱的双胞胎女童蹦蹦跳跳地跑过来,天真无邪地拍手笑道:“哈哈,爸爸又在骗人啦!爸爸又骗妈妈啦!”

她们银铃般的笑声为现场增添了更多欢乐气氛。

私奔少女小云充满敬佩地说:“幽林老师虽然是外地人,但您对我们天水河、通天河、天水甸的了解,比我们这些本地人还要深入透彻呢!”

婳楼凭南连忙笑着摆手:“小云啊,你可别再夸他了,再夸下去,他的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

小云抿嘴一笑,继续说道:“让我再背诵一首幽林老师写给我们天水河的佳作吧。老师在诗中把天水河比作金沙之水、金沙之江,这个比喻真是再贴切不过了。我们这一路上,在天水第一湾等好几个地方都看到了辛勤劳作的淘金人,听说天水大峡谷那边也有不少淘金人在劳作。他们都是为了抗旱救灾。因为星灯大先生发现了金子的特殊功效,珍贵的金箔将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现在就让我为大家朗诵幽林老师的《金沙之江》吧!”

啊,我心爱的金沙之江,

你从雪域高原演绎奔腾的奇迹。

你裹挟着高原的雄浑气魄,

更带着亘古的冰川气息。

你金色的浪涛日夜不休,

在横断山脉刻下深深的印记。

你的江水如熔金般闪耀,

在阳光下跳动着辉煌的记忆。

你见证了亿万年的沧桑变迁,

两岸高山为你肃然伫立。

你孕育了沿岸的万千生灵,

你滋养了这片神奇的土地。

你的涛声是大地的心跳,

你的奔流是生命的赞礼。

啊,我心爱的金沙之江,

从滔天洪水到遍地干旱,

你见证了多少历史沧桑,

见证了多少人间奇迹。

而今你依然向着东海,

向着永恒,奔流不息。

啊,金沙之江,母亲般的河流,

你的故事永远流淌在古陆大地,

你的精神永远将人类激励,

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赢得胜利!

“别背他的诗了!别再背他的诗了!”诗人妻子婳楼凭南站在南边的溪石道上,一边挥手一边高声喊道。她看着风尘仆仆的来客,语气温柔地补充道:“你们这一路跋山涉水,这么多天,想必早就累坏了。快过来歇歇脚,喝点蜂蜜水解解乏,补充补充营养。”

就在婳楼凭南说话的时候,她的诗人丈夫已经手脚麻利地调好了三杯温热的蜂蜜水,正用温和的眼神邀请客人们过来饮用。当这对私奔的男女走近时,诗人又用探寻的目光望向他们身后,轻声问道:“那位穿着孔雀绿衣裳的少年,是和你们同行的伙伴吗?”

私奔的男女相视一眼,显得有些困惑。女子先摇摇头,又迟疑地点点头:“他身上的衣服确实是我们元谋国的样式,但他戴着挂耳面罩,看不清面孔,回忆了几天,总感觉生活中从未见过这个小孩一样。”说到这儿,小云扫了少年一眼,“说来也奇怪,最近几日总觉得这个少年在暗中跟着我们,刚开始我们还担心他心怀不轨。后来觉得可能是迷了路,就跟着我们的足迹走吧。只是我们也不清楚他究竟要去哪里——前几日我们不小心走错了路,到了天水河第一湾,他也跟到了那里;后来我们折返到虎跳峡通天河这边,他竟然也一路跟了过来。”

站在不远处的绿衣少年听到这番话,顿时面红耳赤,好在有挂耳面罩遮挡着。他局促不安地绞着衣角,突然拄着木杖,加快脚步,急匆匆地从众人身边越过,头也不回地朝着通天河上游的方向快步离去。

“别走别走,少年请留步,”诗人妻子婳楼凭南急切地呼唤着绿衣少年,声音里带着真诚的挽留之意:“既然是一路同行的伙伴,走了这么远的旅程,少说也有好几天了,就算原本素不相识,如今也该成为朋友了。快来歇歇脚,喝杯蜂蜜水解解渴吧,这一路上来,要多辛苦有多辛苦啊。”

绿衣少年拄着那根随便捡拾的略显粗糙的细长木杖,站在原地纹丝不动,只觉得心脏在胸腔里剧烈跳动,仿佛要跃出喉咙一般。

那对私奔的年轻男女见状,立即上前几步靠近少年,热情地拉住他的衣袖劝说道:“既然老师诚心相邀,你就别推辞了。即便素昧平生,萍水相逢也是缘分,喝杯水解渴又有什么关系呢?”

小主,

“正是这个理儿,”诗人夫妇也快步迎上前来,脸上挂着和善的笑容,“俗话说得好,一回生二回熟,多相处几次就是老朋友了。”

诗人妻子婳楼凭南已经端着一只盛满蜂蜜水的轻瓷杯走了过来,杯中的液体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泽。

诗人幽林山温和地问道:“这位小兄弟,不知该如何称呼?可对诗歌有所涉猎?”

私奔少女小云迫不及待地插话道:“在这蓝星上,哪有人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