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去年,华语电影界冒出一位年轻导演,年仅二十岁便跻身亿元票房导演行列,同年更在戛纳电影节夺得最佳短片金棕榈奖。

大家知道这位导演是谁吗?

欢迎今天的访谈嘉宾——孙祺。

镜头转向孙祺,他面容俊朗,带着阳光般的笑容。

“兰姐好,各位观众好。”

“孙祺,在进入正式话题前,很好奇你现在的心情如何?”

“当然是兴奋。”

“是因为觉得自己成功了吗?”

“可以这么说。

能登上兰姐的节目,本身就算一种成就吧。”

“哈哈,没想到你这么会说话。”

“我这人实在,喜欢讲真话。”

“好,我们正式开始。

最近上映的《假结婚》是你第二部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吧?”

“是的。”

“你为什么选择自编自导自演?是不是不放心把作品交给别人?”

“这么说吧,剧本是我写的,没人比我更清楚这个故事。

我对导演工作也感兴趣,就干脆自己来导。

至于表演,我出道时间不长,认识的演员不多,所以只能自己上。”

“原来是这样。

我听说这部电影评价两极分化,有影评人说影片没有新意,还质疑‘假结婚’的设定抄袭了之前的《合约情人》,认为你已经江郎才尽。

你怎么看?”

“我一般不回应。”

“你真幽默。

不想借此机会为自己解释一下吗?”

“我觉得没必要。

电影是拍给观众看的,不是给影评人看的。

让时间和票房来说话。”

“听说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挺不容易的?”

“确实。

当时我正在拍俞师姐的《爱有来生》,原本计划三个月完成。

没想到今年雨季提前两个月,剧组被迫停工,每天浪费十几万,一点进展都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我和俞师姐商量后决定利用剩下的档期拍一部新片,尽量减少损失。

于是,《假结婚》就这么出来了。”

为了筹措宣传资金,孙祺和俞非鸿频繁参加各种节目做宣传。

在资金和人脉的推动下,一直与孙祺工作室合作的京城卫视动用了他们的王牌节目——《杨兰访谈录》,并特意调整排期,为孙祺安排了一场专访。

随着宣传全面展开,电影票房走势呈现出一种异常的曲线。

有读者提到2008年宣传费用2000万偏高,现已调整为1000万。

稍后还会更新一章。

请大家投月票支持,目标不高,这个月能突破1000票就好。

感谢大家!

京城,环球影院门口。

正值周二,很多单位和学校仍保留下午休息的习惯,多数影院这一天会推出优惠票价。

随着国内经济好转,人们手头宽裕,趁休息日约朋友或恋人看电影,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果然,从下午开始,影院售票处前就排起了长队。

“两张《假结婚》。”

“一张《集结号》。”

“四张《假结婚》。”

“我要两张《假结婚》。”

“给我一张假……哎,差点说错了,我要《集结号》。”

售票员查看了一下场次,抬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