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前未透露实情,是为揭露赵高、李斯与胡亥的真面目,请杨将军勿怪。”
“不敢!”
赢无限道:“请杨将军去外围拦阻非赵高、李斯麾下的人马,以免误伤。”
“喏!”
杨端和领命转身离去。
“杨端和!你要背叛陛下吗?”
赵高双目赤红,厉声嘶吼。
杨端和回头冷冷瞥了他一眼,不发一语,径直离去。
朝中大臣向来不屑宦官之流。
赵高越得始皇宠信,有骨气的大臣,反而越看不起他。
由于朝堂上的重臣,皆是在军旅与地方历经磨砺,凭借功勋逐步晋升。
而宫廷内的宦官侍从,却是依靠奉承与讨好君主来获取荣华富贵。
这般人物,那些有真才实学、功绩卓着的大臣,又怎会放在眼里?
唯有李斯。
让杨端和感到匪夷所思。
身为大秦左丞相,与始皇帝结为姻亲,儿媳更是皇室公主,居然也会背叛朝廷?
昔日的李斯,堪称大秦的栋梁。
自呈上《谏逐客书》起,便步入朝廷中枢。
凭借出众的才干与远见,他力主废除分封,推行郡县制,确立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制度。
如今,为何要背叛大秦?
杨端和百思不得其解。
然而,他也无需多想。
人心之变幻,莫过于此。
谁能料到,一向在始皇帝面前俯首帖耳的赵高,竟敢伪造旨意、悖逆君命?
素来温顺听话的胡亥,会变得如此暴戾残忍?
时局与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之深,往往超乎想象。
“杀啊!”
三千鬼雄在殿内殿外纵横肆虐。
短短几息之间,李斯与赵高安插在附近的五千亲信将士,已然全部丧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遍地鲜血,汇流成河。
“完了,全完了!”
李斯不由得闭上双眼。
他当初为何要应允赵高?
原因在于始皇帝对他的压制!
是的,就是压制!
在李斯看来,自己为大秦倾注了无尽心血,功绩远超蒙恬、冯去疾等人。
然而,自己却未能成为百官之首。
这公平吗?
即便始皇帝将公主下嫁至李家以示安抚,李斯仍觉得不公。
况且。
若始皇帝果真传位于扶苏,极有可能推翻先前制定的诸多政策,令自己大半生的心血付诸东流。
这对李斯而言,无异于对他一生的否定。
更何况。
扶苏即位后,会不会像当年赢驷清算商鞅那样,来清算他李斯呢?
这三种忧虑,在始皇帝在世时,一直深埋心底。
待始皇驾崩后,便彻底爆发,使李斯陷入犹疑。
而此时赵高的拉拢,似乎为李斯提供了一个更优、更合适的选择。
只要助胡亥登基。
自己便能成为百官之首。
与始皇共同推行的各项政策也能得以延续。
李家亦不会遭到清算。
如何抉择?
倘若没有意外,一切本应顺利无阻。
大秦在自己治理下必将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