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深知张良有治理天下的才能。

一路上,他不断劝说,希望为项家招揽一位良臣。

“我在城中尚有一位故人。”

张良婉言谢绝。

项伯听后不免感到遗憾,

却也明白,

像张良这样的人,如高山云雾、深潭潜龙,

绝非小恩小义所能打动。

“我们住在城南的楚人馆,先生若有需要,可随时前来。”

项伯说道。

张良拱手道:“后会有期。”

项伯回礼:“后会有期。”

张良走后,项羽忍不住向项伯问道:

“叔父为何对此人再三礼让,屈身相交?”

“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治国安邦之能啊!”

项伯答道。

项羽却不以为然:“纵有才能,若不为我所用,又有何益?

何况争夺天下,应当光明正大!

只靠口舌之辩,玩弄阴谋诡计,我不屑为之!”

项伯听得一阵呛咳,几乎要哭出来。

他心想:这种话怎能轻易说出口?

他知道项羽勇猛,想做孤胆英雄,

但这里可是秦都咸阳,并非江东乡野!

项伯左右张望,见无人留意,赶紧拉着项羽离开。

张良走在咸阳街头,

抬头望见天空中那一片恢弘的金色气运云海,不禁面露惊异。

他还见到路旁店家,有的供奉武安君,有的供奉李冰,有的则一同供奉。

来往行人谈论的,多是明日祭天大典之事,

也有人提及仙根、修仙之类的话题。

这让张良一时难以理解:

咸阳人,莫非都疯了吗?

始皇信奉仙道,追求长生,尚可理解。

君王已位极人巅,权倾天下,

除了不死,还有何求?

可如今,怎么连百姓也沉迷其中?

他心中充满疑问。

张良悄然来到卢生与石清藏身的商铺附近。

他没有贸然现身,先走进对街的一间饭肆,选了个能望见铺子动静的位置坐下。

要了一碗羊骨汤和两块锅盔,他一边吃一边留意对面动静,渐渐察觉出几分异样。

邻桌的几名酒客正在高谈阔论,言语间不断提及“修行”

、“修仙”

等字眼,其中一人带着浓重的楚地口音。

张良招手要了一壶酒,端着酒樽走了过去。

他向那楚人搭话,自称初来咸阳,见识短浅。

方才听阁下谈论修仙之事,心中好奇,愿以薄酒相赠,求教一二。

楚人听见多音,顿生亲近,邀他同席而坐。

便将近日听来的传闻一一说与张良。

原来朝中百官子弟里,总有几个口风不严的。

与友人饮酒作乐时,三杯下肚便开始炫耀,说什么新皇传授仙法,家中兄长日后必成仙人之类。

这些风声,赢无限早已料到。

他非但不打算瞒着百姓,反而暗中命白起后人推波助澜。

几个擅长讲故事的白氏族人,如今已成咸阳城里的名人,深受各大酒楼欢迎。

只因他们每回出现,总能说出些引人入胜的消息,招来不少酒客驻足。

“听说如今百官家中,若没有个跟随陛下修行的,出门都觉得脸上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