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庄子已为神,孔子、孟子、老子还会远吗?”

“接下来,该轮到我儒家了吧?”

“依我看,该是阴阳家邹子!”

“哼,我墨家尚未发话!墨家助大秦得天下,得一神位岂有过分?”

百家争言,天下纷纷议论:

“庄周梦蝶,今成梦神,妙哉!”

“庄周之学如高山景行,非凡俗可窥。”

“秦国讲求严守律法,而庄周向往的却是无拘无束的自由,这不是正好相悖吗?”

“陛下这次赐封,莫不是在向世人宣告,大秦包容各种道统,并非只尊崇法家一脉?”

“梦神与法神之间,会不会起冲突呢?”

“梦境本就变幻莫测,瑰丽奇异,法规律令,难道还能管人做什么梦不成?”

“原来如此,陛下这番封赏,用意深远!实在是高明!难怪要留作压轴之举!”

大秦以法治国,律法已深入民心。

因此法网严密,无所遗漏。

即便商鞅推行新政,最初也要先确立《大秦新律》。

让整个改革过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如同为新政竖起脊梁,有了坚实的支撑。

然而这种法治理念,

与道家所倡导的“人人皆可为圣”

的无为而治,

以及儒家所主张的“仁礼”

治国之道,

显然存在矛盾。

因此,尽管新政改革势不可挡,仍有部分人在观望。

如今赢无限敕封庄周,

在那些人眼中,正是表明一种态度:

大秦不会对百家学说赶尽杀绝。

即便是追求逍遥自在的庄周,

也一样能够成神。

“梦么?陛下真是知人善任啊!”

商鞅不由轻笑。

他也没想到,赢无限会将庄周封为梦神。

这巧妙地避开了秦法与秦律的约束。

法家再务实,也不会禁止人做梦。

毕竟,做梦是人人都会的事。

而梦境属于虚幻,

很难对现实造成实质影响,与法家的规则处于不同层面。

因此,庄周的存在,

不仅不会动摇大秦以法治国的根基,

反而填补了法家未涉及的虚幻领域。

对庄周本人而言,这也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神位。

他追求的是逍遥,是与天地合一。

在梦境之中,岂不更能实现大逍遥、大自由?

南华山上!

庄周化蝶!

梦蝶轻轻振翅,

翅上流转着梦幻般的光影,仿佛映现出北冥、鲲鹏、蝼蚁、巨树等种种景象。

它每扇动一次翅膀,似乎就诞生一片梦境,瑰丽又诡谲,蕴含一方世界。

它再振翅,那一切梦境又在瞬间幻灭。

庄周与商鞅一样,皆具备成圣的潜质,精神可与天地相融,与万物合一。

他尚未获得神明的权柄,却能独自凝聚力量。

可是!

庄周并未选择那样做。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在他眼中,圣人窃取天地法则,与盗跖又有什么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