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掌柜也连忙应道:“多谢先生提拔!郓哥,还不快谢过陈先生?”
“多谢陈先生!”乔郓深深鞠了一躬,态度恭敬。
【叮!成功建立与陈先生的联系,获得“私塾旁听”资格。触发支线任务:半月内掌握基础古文读写。任务奖励:精神+2,信息探查功能升级(可探查人物深层需求)。】
从陈先生家出来,赵掌柜的心情好了许多,拍着乔郓的肩膀笑道:“今日多亏了你,不仅解决了粮源的事,还让陈先生看中了你。以后你可得好好跟着陈先生读书,别辜负了他的心意。”
“我知道了,掌柜的。”乔郓笑着应道,心里却在盘算着——有了陈先生的支持,粮源的问题基本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巩固和粮农的关系,同时利用旁听的机会,多学习古代知识,拓展人脉。
回到粮铺,乔郓立刻去找周铁,让他给每个小粮农带话,说陈先生会出面担保,让他们放心供货,收购价六文一斤,当天结账,绝不拖欠。周铁拍着胸脯保证:“郓哥放心,我今晚就挨个去说,保证让他们都动心!”
果然,第二天下午,周铁就带来了好消息:城西的五个粮农答应供货,城北的三个粮农也表示愿意试试,算下来,每月能供粮八百斤,加上东平府的一千斤,粮铺的货源彻底稳定了,而且成本比之前还低了不少。
陈先生也派人传来消息,说他去城西后,粮农们都信了他的话,西门庆的帮闲去威胁时,粮农们拿出陈先生的名头,那些帮闲果然不敢放肆。
乔郓将这些情况整理成账目,交给赵掌柜。赵掌柜看着账上稳定的粮源和降低的成本,笑得合不拢嘴:“郓哥,你真是我的福星!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咱们粮铺就能超过西门庆的粮栈了。”
“掌柜的过奖了。”乔郓谦虚道,“西门庆不会善罢甘休,咱们还得小心。”
话音刚落,门口传来一阵喧哗,一个脚夫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赵掌柜,郓哥,不好了!码头那边出事了!周铁哥被西门庆的人打了,粮也被抢了!”
乔郓和赵掌柜脸色一变,连忙跟着脚夫往码头跑。到了码头西侧的空地上,只见周铁被打得鼻青脸肿,躺在地上,几个脚夫正护着他,旁边散落着几个破粮袋,粮食撒了一地,孙奎带着十几个打手站在一旁,得意洋洋地看着。
小主,
“孙奎!你敢打人抢粮?”赵掌柜气得浑身发抖。
孙奎冷笑一声:“赵掌柜,这是码头,不是你的粮铺。我听说有人在这里私运粮食,扰乱市场,特意来清理一下。周铁这小子不识好歹,敢反抗,挨顿打也是活该!”
乔郓快步走到周铁身边,查看他的伤势,还好都是皮外伤,没有伤到骨头。他激活信息探查扫过孙奎:
【目标:孙奎】
【当前状态:得意(报复成功)+ 警惕(怕闹大)】
【深层需求:向西门庆邀功,证明自己的能力,同时震慑其他想给粮铺供货的人】
【潜在顾虑:怕陈先生介入,事情闹到县衙】
信息探查升级后,果然能看到深层需求了。乔郓心里有了数,站起身,冷冷地看着孙奎:“孙管事,你说我们私运粮食,有什么证据?这些粮都是从本地粮农手里收的,有凭有据,怎么就成了私运?你带人打人抢粮,这是抢劫罪,要是报官,你担得起责任吗?”
“报官?”孙奎嗤笑,“我告诉你们,码头的管事是我表兄,这里我说了算!你们要是敢报官,我就让你们在阳谷县待不下去!”
乔郓转头看向围观的人群,提高声音道:“大家都看看!西门庆的管事光天化日之下打人抢粮,还说码头是他家的!这阳谷县是大宋的阳谷县,不是他西门庆的!今日这事,我们必须报官,让县太爷评评理!”
他特意提到“大宋”和“县太爷”,就是要提醒围观的人,西门庆再横,也不能凌驾于律法之上。果然,人群中响起议论声,不少人对孙奎的做法表示不满。
孙奎脸色变了变,他没想到乔郓这么能煽动人心。他虽然有码头管事撑腰,但真闹到县衙,陈先生再出面作证,他肯定讨不到好。而且西门庆只是让他打压粮铺,没让他把事情闹大,要是真惹了麻烦,西门庆也不会保他。
“算你们狠!”孙奎撂下一句狠话,瞪了乔郓一眼,“咱们走着瞧!”带着打手悻悻地走了。
乔郓松了口气,连忙让人扶周铁去药铺疗伤,又让王大牛收拾散落的粮食。赵掌柜拿出十两银子,递给周铁:“周兄弟,委屈你了,这点银子你拿去疗伤,不够再跟我说。”
周铁感激道:“赵掌柜、郓哥,谢谢你们。西门庆这口气,我咽不下,以后你们有什么事,尽管吩咐,我周铁万死不辞!”
处理完码头的事,回到粮铺时,天已经黑了。乔郓拖着疲惫的身子,却毫无睡意。今日的冲突让他明白,西门庆的打压会越来越狠,只有自己的势力足够强,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他想起陈先生的私塾,决定从明天开始,每天早上先去私塾旁听,下午再回粮铺做事。同时,他还要利用陈先生的人脉,多认识些乡绅和文人,建立更广泛的关系网。
第二天一早,乔郓换上一身干净的粗布衣服,提前来到私塾。陈先生已经在堂屋里备课了,见他来早了,点了点头:“来得正好,我先教你《三字经》,再教你认些常用的字。”
乔郓学得很认真。他有现代的学习基础,理解能力比私塾里的孩童强得多,陈先生教的内容,他一学就会,甚至能举一反三。陈先生看在眼里,越发觉得他是个可塑之才,不仅教他识字,还给他讲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和阳谷县的历史典故。
“阳谷县虽然不大,但卧虎藏龙。”陈先生一边批改作业,一边说道,“比如新任的都头,姓武名松,听说武艺高强,为人正直,是个难得的好官。只是他刚到任,根基未稳,暂时还不敢和西门庆硬碰硬。”
乔郓心里一动:“先生,您说的武松,是不是景阳冈打死老虎的那个?”
“正是他。”陈先生点头,“他打死老虎后,被县太爷赏识,提拔为都头,负责阳谷县的治安。昨日他还来我这私塾问过情况,想了解县里的豪强势力。”
武松已经到阳谷县了!乔郓的心脏猛地一跳——主线剧情的关键人物终于登场了。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装作不经意地问道:“那武都头有没有说要对付西门庆?”
“没有明说,但他眼神里的正气,不是西门庆能糊弄的。”陈先生说道,“只是他初来乍到,身边没什么人手,又不清楚县里的情况,暂时不会轻举妄动。”
乔郓点点头,心里有了盘算——武松是他必须争取的力量,但不能急于求成。现在武松需要了解阳谷县的情况,而他手里正好有西门庆勾结官府、欺压百姓的证据(比如和刘吏员勾结改税单、威胁粮农、打人抢粮等)。等时机成熟,他可以将这些证据匿名透露给武松,既帮武松了解情况,又能借武松的手打压西门庆,同时还能隐藏自己。
接下来的几天,乔郓一边在私塾学习,一边打理粮铺的事。在陈先生的教导下,他的古文读写能力进步飞快,半个月后,顺利完成了系统的支线任务,精神提升到14,信息探查功能也彻底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