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郓亲自带队,与能臣分工协作,全程邀请五域代表监督:
- 分流渠事件:由鲁墨牵头,监察组跟进。鲁墨带着工匠现场查验,确认是施工队与基层官员勾结,用劣质材料替换香楠木,水泥比例也未按标准执行。监察组迅速抓获施工队头目与验收官员,查出他们收受宗社盟贿赂的证据。乔郓当场宣布:“三个月内重建决堤段,所用材料全程直播公示;受灾牧民与农民由中枢发放双倍补偿,补偿款从关税盈余中支出;涉事人员从严惩处,抄没财产补充水利经费。”
- 阿里木冤案:由耶律清牵头,联合中原与西域司法人员重审。监察组发现,原告商户与张税是亲戚,所谓“盗窃”是诬告——阿里木收购的云锦是合法交易,原告想低价强买不成,便勾结官员栽赃。耶律清按《跨域司法取证标准》,重新收集人证、物证,当庭宣判阿里木无罪,原告与涉事官员被判处流放,同时向阿里木赔偿损失、公开道歉。
- 关税舞弊事件:由沙里温与周壮联合处置。沙里温审计所有单据,锁定张税的舞弊痕迹;周壮带领天枢卫突袭宗社盟的关税银藏匿点,缴获赃银与联络密信。张税被押赴商埠公开审判,判处劳役终身,关税舞弊所得全部退还商户,同时推行“商户监督员”制度,由五域商户各选代表,参与关税核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深入基层听民意,修补治理细节
处置完事件后,乔郓没有返回中枢府,而是带着小豆子和阿古拉,深入受灾的草原牧场、中原农田,走访蒙冤的西域商人、被压榨的商户,记录下一个个“治理盲区”:
- 在草原牧场,牧民反映“分流渠虽好,但缺乏日常维护机制,担心日后再出问题”;
- 在中原农田,农民提出“水利补贴发放太慢,受灾后等不及补偿款买种子”;
- 西域商人阿里木建议“跨域案件应设立快速通道,不能让商户在两地司法间来回奔波”;
- 南方商户首领提议“建立商户信用体系,避免诬告陷害事件重演”。
小豆子的“五域民生图鉴”上,密密麻麻记满了百姓的诉求,阿古拉则画下了分流渠的维护漏洞、关税公示的细节缺陷。乔郓将这些诉求整理成册,在中枢府召开“治理修补会”,让五域首领、能臣、百姓代表共同商议,补充完善制度:
- 设立“水利维护署”,由五域牧民与农民代表共同参与,每月巡查渠道,经费从水利工程结余中列支;
- 建立“应急补偿机制”,中枢预留三成关税盈余作为应急资金,受灾后三日内向百姓发放补偿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