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静滞回响,摇篮魅影

大唐剑圣录 连越 1793 字 3天前

“归寂之锋”号如同挣脱蛛网的飞蛾,引擎喷吐出幽蓝色的尾焰,在粘稠的同化规则场中艰难地加速。身后,那片刚刚还提供庇护的“分歧点”已彻底消散,被灰蒙蒙的、吞噬一切的“潮汐”吞没。坟场中无数的残骸在潮汐中无声消融,那景象比任何爆炸和火光都更令人心悸——那是对“存在”本身的否定。

“护盾能量持续衰减!规则侵蚀速度在加快!”扳手紧盯着控制台,声音因紧张而沙哑。飞船的护盾如同被酸液腐蚀,发出细微却刺耳的滋滋声。

婠婠紧握着手中那枚已与起源碎片部分融合的“静滞之晶”。晶体冰冷刺骨,其中蕴含的“绝对静止”法则与外部狂暴的“同化”潮汐形成了尖锐的对立。她尝试引导晶体的力量,一层微弱的、几乎看不见的纯白薄膜在飞船护盾外层浮现。

奇迹发生了。

那无声侵蚀护盾的规则力量,在接触到这层纯白薄膜时,仿佛遇到了无法逾越的屏障,速度明显减缓!虽然无法完全阻挡,但为飞船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有效!婠小姐,继续维持!”火花惊喜地喊道。

杨越站在舰桥前方,深灰色的眼眸倒映着舷窗外那毁灭的洪流。他没有出手,他的寂灭剑意更倾向于“斩断”而非“防御”,在这种规则层面的持续性侵蚀面前,盲目挥剑只会加速消耗。他在感受,感受那“同化之潮”的韵律,感受“静滞之晶”与之对抗时产生的规则涟漪。他体内那蕴含“初火”的寂灭意境,似乎在这种极致的“动”与“静”的对抗中,有了新的感悟。

“左满舵!避开前方残骸集群!”扳手猛地拉动操控杆。一块巨大的、如同城市般的战舰残骸正在潮汐的推动下,朝着他们碾压而来。

“归寂之锋”号险之又险地擦着残骸边缘掠过,金属摩擦的刺耳声音即便在真空中也仿佛能直接传入脑海。

逃亡之路,每一步都踏在深渊边缘。

不知过了多久,仿佛穿越了无数文明的坟墓,前方的“潮汐”终于开始变得稀薄,那令人窒息的规则压力也逐渐减轻。终于,在一次剧烈的颠簸后,飞船猛地冲出了那片死亡星域,重新回到了相对“正常”的虚空之中。

所有人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如同刚从水下浮出水面。扳手和火花几乎虚脱在座椅上,汗水浸透了衣物。

回头望去,那片古舰坟场依旧被笼罩在灰蒙蒙的“同化之潮”中,如同宇宙肌体上一块不断扩大的、坏死的疤痕。

“我们……逃出来了。”火花的声音带着哭腔,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但危机感并未远离。婠婠手中的“静滞之晶”依旧散发着寒意,提醒着他们肩负的沉重使命。她将意识沉入晶石,与其中记录的、未被污染的“摇篮”原始蓝图进行连接。

浩瀚的信息流涌入她的意识,那是一幅远比“静滞方舟”更加宏伟、更加复杂的构造图。真正的“摇篮”,并非一个单一的避难所,而是一个动态的、遍布宇宙的文明保存网络,其核心是一个被称为 “秩序之源” 的古老奇点,旨在通过维持一个低熵但允许多样性存在的平衡态,来对抗热寂和“同化之潮”。

然而,根据埃克西昂-零的记录,这个“秩序之源”在启动时就被污染,其维持“秩序”的指令被扭曲成了强制“同一”的清除协议。

“我们需要找到‘摇篮’网络的一个节点,”婠婠睁开眼,眼神凝重,“一个尚未完全被污染,或者至少污染程度较轻的节点。通过它,我们也许能接触到网络底层,了解到‘秩序之源’被污染的真相,甚至找到逆转的方法。”

“静滞之晶”中,除了蓝图,还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坐标——一个位于遥远星旋边缘的、代号 “回声长廊” 的摇篮节点。根据记录,这个节点在古老年代曾主要负责接收和备份濒危文明的“文化基因”,或许还保留着一些未被完全覆盖的原始数据。

没有犹豫,“归寂之锋”号调整航向,朝着“回声长廊”坐标,再次启动了跃迁引擎。

几次短途跃迁后,他们抵达了目标星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