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地,“竹影轩林姑娘”的诗名在小范围内传开了。前来求学的闺秀慢慢多了起来,虽不过五六人,却也让这清静的院落,偶尔有了些琅琅书声和笑语。

黛玉发现自己竟从中得到些许乐趣。教导她们,与她们探讨诗文,让她暂时忘却烦恼,也让她感受到一丝凭借自身才学立足的踏实感。

这日晚间,她正在灯下核算诗社的束修收入,虽不多,却是她第一笔自己挣来的银钱,心中颇有几分奇异的满足。

紫鹃端了药进来,看着她专注的侧脸,轻声道:“姑娘,今日……荣国府那边,有信来。”

黛玉拨算盘的手指一顿,没有抬头:“谁的信?”

“是探春姑娘悄悄派人送来的。”紫鹃从袖中取出一封短信,“只说老太太病了一场,近日才见好,宝二爷也病了数日,谁也不见,只是念叨……念叨姑娘的名字。”

信纸很薄,字迹是探春的,寥寥数语,报个平安,却也透出府里的压抑和担忧。

黛玉拿着那封信,久久没有说话。烛火在她脸上投下摇曳的光影,看不清神情。

良久,她将信纸凑近烛火,火焰舔舐而上,很快便化为灰烬。

“知道了。”她淡淡地说,重新拿起算盘,继续方才的计算,仿佛那封信从未存在过。

只是那拨算珠的手指,微微有些颤抖。

窗外,夜风又起,吹得竹影纷乱,摇碎一地清冷的月光。

她知道,那道高高的朱门,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人和事,从未真正远离。她只是在这方小小的“竹影轩”里,为自己争得了一口喘息的机会,一个脆弱的立足之地。

前路漫漫,其修远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