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静静地听着,紧绷了一日的弦骤然松弛,一阵强烈的眩晕袭来,她身子晃了晃,幸亏紫鹃在一旁及时扶住。
“姑娘!”
“我没事……”黛玉借力站稳,摇了摇头,声音带着脱力后的沙哑,“没事了……就好。”
她抬头望向天空,最后一抹晚霞正悄然隐去,深蓝色的天幕上,已有点点星子闪烁。 一阵晚风吹来,带着凉意,吹动她额前的碎发。
这一次,她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决断,化解了一场看似无法抵挡的危机。没有依靠任何人,只靠她自己。
她缓缓走回书房,在书案前坐下。 案上,那方父亲留下的旧端砚 静静地散发着幽光。 她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砚台冰凉的边缘,心中百感交集。 有后怕,有庆幸,但更多的,是一种破土而出的、强大的自信。
原来,她也可以如此。
“紫鹃,磨墨。”
“姑娘还要写什么?”
黛玉没有回答,只是铺开一张宣纸,拿起那支常用的 狼毫笔。这一次,她写的不是诗词,也不是呈文,而是给织坊老师傅的信。 信中,她详细询问了北丝试验的进展,并提出了几个关于改善丝线韧度和光泽的新想法,语气平和而坚定。
灯火下,她伏案书写的侧影,被拉得细长,投在墙壁上。 那影子不再单薄脆弱,而是透着一股沉静的力量。
危机暂时解除,但未来的路依然漫长。只是,经过此番锤炼,黛玉知道,无论前方还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有勇气,也必须,独自走下去。
窗外,月华初上,清辉如水,温柔地笼罩着竹影轩,也笼罩着这个一夜之间仿佛又坚韧了几分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