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的棺椁尚未下葬,河北告急的文书已如雪片般飞入司空府。袁谭、袁尚兄弟彻底撕破脸皮,在邺城周边爆发激战,烽火燎原,民生凋敝。
曹操一身缟素,立于堂前,目光扫过麾下文武。悲伤已被冰冷的决断取代,郭嘉的遗言如同烙印,刻在他心头——“速战速决”、“谨防后方”、“陛下非池中之物”。
“夏侯惇、曹洪!”曹操声音沙哑却不容置疑,“命你二人率本部兵马,留守许都,辅佐荀彧,镇守根本!凡有异动,先斩后奏!”
“末将遵命!”夏侯惇、曹洪出列,抱拳领命。这是明显的加强内控信号。
“其余诸将,随我北上!”曹操拔出佩剑,直指北方,“袁氏兄弟自寻死路,此乃天赐良机,一举平定河北,就在今朝!”
旌旗蔽日,铁甲铮鸣。曹操亲率大军,带着未散的悲愤与席卷北方的野心,浩浩荡荡开出许都,渡过黄河,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冲向那片已然混乱的土地。
许都的枷锁,似乎随着曹操的北上,骤然松动了几分。
皇宫深处。
刘协通过“影”的渠道,清晰地感知着这座都城力量的变化。
“陛下,曹操主力已北上,留夏侯惇、曹洪镇守,兵力约两万,监视依旧,但重心已转向维稳。”影汇报着,“荀彧总揽政务,然其心思,似乎更多放在筹措北伐粮草上。”
“机会来了!”刘协眼中精光闪烁。曹操北上,郭嘉新丧,留守力量虽强,但注意力必然分散。这是他收拢赵云,并将触角伸向更远处的绝佳时机!
“赵云现在何处?”刘协急切问道。
“据桐柏山外围哨探回报,一白马银枪之将,已在山区边缘徘徊数日,似在观察我等营寨动向。其人行踪谨慎,并未直接接触。”
果然来了!刘协心中一定。赵云并非鲁莽之辈,他在考察,在评估。
“不能再等了!”刘协下定决心,“备马!朕要亲自去会一会这位常山赵子龙!”
“陛下!”影大惊,“万万不可!陛下万金之躯,岂可亲涉险地?况且夏侯惇……”
“朕意已决!”刘协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赵云乃忠义之士,非以诚心,不能动之!朕若藏于深宫,如何能令此等豪杰归心?况且,”他嘴角勾起一丝算计的弧度,“曹操北上,夏侯惇的首要任务是稳定许都,只要朕不离开豫州地界,不公然打出旗号,他未必敢、也未必能及时反应!”
这是冒险,但也是展现魄力和诚意的最佳方式!
当日,刘协再次换上便装,在影和少数最精锐的靖安司好手护卫下,悄然离开许都,快马加鞭,直奔桐柏山。
桐柏山深处,新军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