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才是这次活动的重头戏,释放探空气球。
采访团成员,由于得到了特殊的照顾,所以即便是在青藏高原无人区,晚上他们也休息的很好。一觉醒来,精神抖擞。
吃过简单的早餐,就开始观看释放探空气球。探空气球释放的总指挥,当然是肖睿鹏。
说起来,昨天一天的活动日程,主要负责的是小刘和齐小虎。小刘是有他的远程操控系统,齐小虎当然是观测站点施工者。
而今天的探空气球释放,才是肖睿鹏的本行。为了这一次的探空气球释放,他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前期主要是招聘培训有关的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
培训不只有释放的要点,释放程序。更重要的还有释放材料的准备,气球里面搭载的仪器的安放,当然还有调试仪器的工作状态以及数据信息回传的通信。
这部分当然也少不了小刘的参与。不过在培训阶段,相关的工作都已经多次演练,大家基本都能得心应手。
虽然青藏高原无人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跟内地有很大的不同。但主要是对气象气候条件的适应问题。经过这一段时间的适应,在辅助吸氧的情况下大家感觉已经跟内地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所以吃过早餐之后,大家就按培训时的流程操作要点,开始做各项准备工作。而参访团的成员也饶有兴味的观看,随行的记者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镜头。
而肖睿鹏,这时候也顾不上陪同参访团。而是在释放准备工作的现场,不厌其烦的检查着技术人员每一个操控步骤。
肖睿鹏跟小刘并肩站立,小刘目不转睛的盯着手中的手机,他在实时给肖睿鹏报告观测站点传过来的气象数据。
肖睿鹏虽然没有拿手机,但大脑却像一台微型电脑一样迅速的工作着。小刘实时报过来的各项数据,被输进自己的大脑,一边输入,一边进行快速的运算。
直到小刘报完最后一组数据,肖睿鹏这才对技术人员说,“现在按照培训的流程进行操作。填充空气。”
一声令下,技术人员,工作人员忙碌起来。把随行带来的折叠好的气球打开,安装气泵,接上光伏供电。然后硕大的气球球体,开始慢慢的膨胀。
在大家的注视下,气球越涨越大,越涨越大。而肖睿鹏一脸严肃,一遍又一遍的扫视着技术人员,工作人员的操作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