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喜迎春节

卤水放多了,点出来的豆腐就会变老,而且还带有苦味。压出来的豆腐发硬,炸的时候也不起泡。

卤水放少了,点出来的豆腐就很嫩,压出来的豆腐也软,炒的时候容易碎。

张初一回到师娘家报平安的时候,刚给老太太放下一瓶酒,正巧赶上大姐把一锅豆腐点好了。

就等着把点好的豆腐脑放到豆腐包里一压,一大块完整的豆腐便大功告成了。

“来,初一,赶得早不如赶得巧,喝碗豆腐脑。你放白糖还是酱油呢?”

张初一脑袋一迷糊,敢情这时候豆腐脑就分甜咸了。

做完豆腐,紧接着便是趁着做豆腐时热乎的炕,发面蒸馍馍和粘豆包。

因为灶台与睡觉的炕相连,烧的火多了,炕就热了。所以做完豆腐,就得赶紧发面蒸馍馍和粘豆包,要把一个正月吃的干粮全蒸出来。

面发起了之后,对碱可是关键环节。碱面对多了,馍馍会发黄,还有一股碱味,就像一个被太阳晒过头的孩子,失去了原本的活力。

碱面对少了,馍馍就会发酸,皮也会塌塌的,不暄乎,仿佛一个没精打采的病人。

蒸好干粮后,算是完成了一件大事。剩下的便是煮肉、炸豆腐、炸丸子…… 再就是糊窗户、贴窗花。等一切准备就绪,就只等着除夕夜守岁了。

师娘和大嫂正在缝制新衣、新鞋袜。那时村里还没有缝纫机,全靠手工一针一线地缝制。

尤其是做鞋,从打袼褙到纳鞋底,再到上鞋帮,做成一双鞋得经过十几道工序呢。

就拿打袼褙来说吧,先用面粉打成浆糊,那浆糊散发着淡淡的麦香。

然后把破了不能穿的衣服碎片铺在一个平板上,一层碎布一层浆糊,层层叠叠六七遍,一块袼褙才算是打成了。

之后再拿到太阳底下晒干,就可以用作鞋底的材料了。

“初一,过来比比脚,看看长个儿没?”

“师娘,我都多大了还长个呀?”

“多大你在俺跟前也是小孩,一会儿去你干爹干娘家给他们送点棉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嗯呐!”

过一个年,往往会把一个家庭一年的积蓄全部花个底朝天。所以对大人来讲,还是不太愿意过年的,老人们更是如此。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年关难过,年年过。

但对孩子来讲,过年可是无比快乐的。因为过年能穿新衣裳,那崭新的衣服让孩子们充满了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