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笑着推了他一把:“公瑾也来取笑我。”
阚泽却来了兴致,抚着胡须道:“哦?大王当年竟被称是神童,老夫倒想考校一二。”说着随口念出《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句,“不知大王对此句有何见解?”
马超知道这是在孩子们面前立榜样的好机会,便正色道:“夫子此言,看似简单,实则藏着处世根本。己所不欲,是要明己之短、察己之恶;勿施于人,是要存仁心、守底线。譬如行军打仗,若不愿自家将士死于不义,便不可纵容部下滥杀无辜;譬如待人接物,若不喜被人猜忌,便该先以诚心待人。”
他侃侃而谈,从《论语》说到《孙子兵法》,又引《左传》中的典故佐证,句句切中要害,连阚泽未曾提及的深层含义都剖析得透彻。孩子们听得入了迷,连最初的拘谨都忘了,一个个睁大眼睛望着他。
阚泽越听越心惊,待马超说完,他猛地起身,对着马超拱手一揖:“大王不仅勇武过人,竟有如此学识!老夫佩服,真是大才啊!”
马超连忙回礼:“夫子过誉了,不过是些粗浅见解,让孩子们见笑了。”
阚泽却摆手道:“哪里是粗浅?大王能将经义与行事融为一体,这才是真学问。有大王这般人物在,孩子们能学到的,可比我这老夫子讲的书本要实在多了。”
这群孩子,原本是看热闹的,听到马超将夫子都说的敬佩,眼睛都亮了。
刚才他们还在为“兵法能不能变通”的争论捏着拳头,这会儿都忘了拘谨,一个个往前凑了凑,小脸上写满了崇拜。
“伯父,您说得太对了!上次隔壁街的恶汉抢王奶奶的菜钱,要是您在,肯定能把他打跑!”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仰着脸说,眼里闪着光。
“我长大也要像您一样,既懂规矩,又会变通!”另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攥着拳头,把马超的话当作战场宣言。
马超看着这群孩子,紧绷的嘴角柔和下来,伸手揉了揉小男孩的头:“好啊,但记住,先学会保护自己,再谈保护别人。真到了该出手的时候,别光顾着硬拼,脑子比拳头管用。”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头,看着马超的眼神里,崇拜又多了几分——这可不是书里的英雄,是真能把道理说透、把坏人打跑的活生生的榜样。
周瑜望着眼前这一幕,嘴角的笑意里带着几分释然。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孩子们脸上,也落在马超温和的眉眼间,仿佛连空气中的墨香,都染上了几分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