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华夏恶鬼 食血鬼

在以前的旧社会时期,人们的生活条件远不如现今这般优越。对于大多数寻常百姓家庭而言,每日能够品尝到猪肉这等美味佳肴简直就是一种奢望。如今,我们只需漫步至集市中的猪肉摊位,便可轻松购得已切割成块状的新鲜猪肉;甚至在超市内,还能寻觅到那些已然被切丝或切片处理妥当的半成品猪肉。购买回家后,只需稍加烹调翻炒,即可尽情享受美食带来的满足感。

然而,时光倒流至旧社会,情况却大相径庭。那时,平凡人家唯有在重大节日如春节来临之际,方才舍得宰杀一头猪以供全家人共同享用。平日里,想要目睹一丝肉腥味都是极为困难之事。而且,杀猪这项技艺并非人人皆能掌握,因此往往需要邀请专业的杀猪匠亲临家中操刀完成。这些杀猪匠凭借着娴熟的技巧和经验,将肥硕的肉猪宰杀处理,使得每个家庭在难得的节庆时刻也能尝到这份珍贵的肉食。

您千万别小瞧了杀猪这个行业,其中的学问和讲究那可真是不少!简单来说,可以概括成“三要求”与“五忌讳”。

先说这“三要求”吧:

其一就是要力气够大。您想想看,一头猪怎么着也得有个两三百斤吧?这么重的家伙,如果没有一把子好力气,那还真干不了这活儿!

其二则是需要胆子足够大。杀猪的时候,那猪叫起来可是惊天动地、惨不忍睹!要是没有点儿胆量,光是听到那声音恐怕就吓得腿软了,更别说动手宰杀了。

最后一个要求,就是命格得硬。毕竟屠宰这种事儿属于杀生之举,身上沾染的煞气太重,容易损及阴德。只有那些命格强硬的人,才能够承受得住这份煞气,压得住场面。

咱们接着来谈谈这五大禁忌。首先,杀猪匠必须牢记有五类特殊的猪绝对不可宰杀:长着五只脚趾的猪、头部白色的猪、后腿会并排站立,前腿作揖如同拜佛的猪、身怀六甲的母猪以及没有尾巴的猪。

其次,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被视为神圣的祭祀之日,严禁动刀见血。这样做不仅出于宗教信仰,更是对神灵的敬重与避讳。

再次,杀猪时需避开中堂屋的正前方位置,否则可能给主人家招来厄运。同样地,寺庙和道观等庄严之地也不适宜进行屠宰行为。

然后便是第四条禁忌——杀猪之前一定要烧香祭拜灶神爷,表示对神明的敬畏之情,并祈求庇佑平安顺利。

最后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时间多晚,完成杀猪工作后的杀猪匠决不能留在主人家过夜。据说若违背此规定,将会招惹不祥之事降临。

迟杜石作为一位杀猪匠界的行家里手,在这个行业已经深耕了二十多个寒暑。他那精湛的技艺,犹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令人拍案叫绝,周围十里八乡的人们对他都称赞有加。每当家中需要宰杀牲畜时,大家总会不约而同地想到请迟杜石前来帮忙。

在过去,主家和杀猪匠之间有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杀猪结束后,杀猪匠可以选择收取工钱或者拿走猪下水作为报酬,但二者不可兼得。这时可能就会有人好奇地问道:“猪下水是好东西,为什么主人家不自己留下来呢?”其实这里面蕴含着一些时代变迁带来的饮食习惯差异。

现如今,许多人对各种猪内脏情有独钟,如猪心、猪肚、肠子等,甚至有些部位的价格远超猪肉。然而,时光倒流,早年的情况却大相径庭。那时,人们对猪肉本身钟爱有加,而对猪下水这类脏器则嗤之以鼻,觉得它们肮脏不堪。于是,当杀猪匠乐意用猪下水抵扣工钱时,主人家常常会喜出望外。如此一来,杀猪匠不仅省了购买肉类食材的开销,还能大快朵颐,享受这独特的美味,真可谓是一箭双雕,乐在其中。

迟杜石结账时,偶尔会挑选猪下水,将畅销的货品卖给小饭馆,余下的则留给自己享用。迟杜石虽已娶妻生子,但每次将猪下水带回家时,都独自品尝,从不让妻儿尝一口。他自有一番说辞:妻儿若吃了这猪下水,恐怕会被猪的冤魂缠身,而自己作为杀猪匠,有能力镇住冤魂,所以可以放心食用。其实,他只是担心下水不够吃,想独自享用罢了。

有一回,迟杜石在主家宰杀完猪后,天色已逐渐变黑。主家有心留他过夜,可杀猪匠向来忌讳在主家留宿,迟杜石便选择连夜赶路回家。走到半路,他瞧见一座破旧的庙宇,迟杜石忙碌了一整天,疲惫不堪,便决定在这破庙中过夜,等明早再继续赶路。他灌下几口随身携带的酒,倒头便沉沉睡去。

夜半时分,迟杜石昏昏沉沉地醒来,准备去庙外方便一下。就在这时,他瞥见一个瘦瘦小小,形如木乃伊的鬼怪,正伸出长长的舌头,舔舐着一块染血的布条。迟杜石真是胆大如斗,他毫不畏惧地走上前,问道:“你是什么鬼?”那鬼见迟杜石竟然不害怕自己,便和他聊了起来。

原来,这鬼前世也是一位杀猪匠,只因为自己杀生太多,吃肉时还自私地不分给妻子儿女,所以死后变成了食血鬼。它只能在七月十五人们杀鸡、鸭、鹅祭祀的时候,吃到一些祭品的血,或者去偷女人的月经布,舔舐上边的血来果腹。说罢,这食血鬼又开始贪婪地舔舐起手中的布条。

第二天,迟杜石回到家后,就炖了一大锅的肉,和妻儿一起分享,从此再也不吃独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