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国掏出了一本证件,用哪一本?
只有入关时的通行证。
对方接过去,把证件翻开。
照片对的上。
“你怎么是从关外来的?”
“投奔老爹,学下手艺。”
“学手艺?”
“手伸出来!”
“干啥?”
“让你伸就伸,那么多费话!”
“张嘴。”
随机对了三个指纹。
把证件递了回来。
“走吧!”
“谢谢老总。”
张爱国低着头站在路边,等对方列队过去。
中间还捆着一个人,走路一瘸一拐的,头上的帽子没有带,身上灰尘很大,应该是挨了不少打,鼻青脸肿。
眼看着要走过去了。
队伍中叽里呱啦的聊着天,还有笑声。
“停止。”
刚才问话的又跑了过来。
“伸出手来!”
“不是看过了吗?”
对方摸了一下虎口,硬硬的。
“啪嗒。”
枪套的卡扣被打开,右手伸了进去。
“老实说,你是干啥的?”
张爱国知道对方起了疑心,拿捏不准,药浴的效果可以打五颗星。
“偶尔习下武,防下身,手上有茧子。”
“还是练家子。”
“不对,你那是枪茧子。”
对方的一惊一乍,看来是早有准备,吃喝都成问题的年代,谁还顾得上牙齿?
猛然间的转换思路,答错了,就是一个深坑。
“老总明鉴,家里有,可没有摸过几次枪呀。”
枪支在民国管理比较泛滥,特别是几次的军阀大战后,流落在民间的枪支非常多,作为一个有点钱的人家,家里没有枪,说出去谁也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