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保密协议

“只要不涉及机密,我们都可以为你解答!”

余老师用着公式化的语气回答了徐浅的问题。

“我主要有几点顾虑,一是成为特招生后我的行动会不会受限制,二是特招后我会不会受到监视,三是成为特招生后有没有生命危险!余老师您应该明白我的心情,对于现代人来说失去自由或者被高强度的监视都是难以接受的。”

听到徐浅的问题,余老师下意识松了一口气,她最近已经接待过数名学生,徐浅的问的问题和他们大差不差。

“徐同学,你无需担心,首先我可以明确回答你,在你毕业之前,你的基本生命安全是会受到政府保护的,不过你还是要做好准备,毕竟我们的专业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政府也无法面面俱到,所以在签订协议前,请你还是仔细考虑一下自己能否接受”

“其次关于监视的问题,我只能说我们不会刻意去监视你的通讯,但是您要清楚,您接触的事情属于国家机密,一旦你试图使用手机或电子产品向公众或其他人曝光你所知的内容,我们是可以第一时间察觉的。”

“至于最后的自由问题,目前我们是不会限制你的自由的,但是如果您想出远门还是需要和相关人员进行报备。”

“不过我得先和你说明一点,在入学之后,我们还有一次细分专业的选择。如果你在之后选择时,选取了较为特殊的专业,那么你的出行就可能会受到限制,考虑到你在校外租房居住,只要你不选择一些特殊的专业,租房的行为是可以被允许的!”

似乎是担心徐浅有顾虑,余老师还特意在最后补了一句。

“我和你实话实说,一区政府向全区招录了名新生,新生录取后会分布在全区各地的重点院校,我们是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全天侯监视你们的,更何况你们在毕业前是很难涉及到真正的机密。”

受到过自由文化洗礼的新时代年轻人,对于那种超越限度的监视是有本能反感的,特别是文学作品中对秘密警察的夸张描绘,也让没有真正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年轻人不寒而栗。

正是考虑到这些,余老师才说出了这一段话语。

虽然政府对所有民众监视从未消失,由大数据构成的监视网络无处不在,但不也妨碍她安慰徐浅,减少他的顾虑和担忧。

然而徐浅浅则从这句话中听出来另一层意思,坐在包间里的她轻声的喃喃自语

“人,面向全区,看来一区政府似乎是明白有些事情是不可能一直瞒住的吗?所以已经开始大规模招人了吗?这也正常,瞒得住一时,瞒不住一世,随着邪教徒搞事的规模越来越大,迟早有人发现其中的端倪。”

“提早成建制培养,能应对超凡的人才是必须的,这种情况下成分干净的军队,相对单纯的学生都是最好的目标人群,而且年轻人嘛,对这种情况接受能力也更强!”

让坐在房间里的徐浅假装思考了一会,徐浅浅操纵着徐浅在协议上签下了自己名字。

随着张涛被请出到了门外,余老师也开始讲述起正式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