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循环利用

明末惊雷 雁栖湖的刀 1055 字 1个月前

“循环利用……”阎应元接口道。他虽然对种养的方法并不太关心,但对金陵时报上登的文章,无论内容是什么,他都会认真地读一遍。这个词对他来说是如此新鲜,以至于他自然而然地就能记住。

“对、对、对,就是叫循环利用!先生您到底是读书人,这词我怎么都没有记住!”陈正的脸上洋溢着钦佩和羡慕。他望着阎应元,心中暗自感叹:读书真好啊,能懂得这么多新鲜的知识!

阎应元微笑着,他能感受到陈正的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望。这个循环利用的概念,让陈正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也让他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

在这个小小的村庄里,人们的生活竟然能因为一份报纸上的知识而发生了改变。

阎应元皱着眉头,若有所思地看着报纸上的文字,心中突然涌起一丝疑惑:“你们庄里的人竟然都能看懂这报纸上登的法子?难道大家都识字吗?”他的目光中透露出对这件事情的惊讶和好奇。

陈正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他轻轻摇了摇头,回答道:“哪能都认识字啊,我们庄子里有位老先生,他是唯一识字的人。每次有报纸送来,我都会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让老先生为我们朗读,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再去请教他。不过……”说到这里,陈正的声音中流露出一丝得意。

阎应元迫不及待地追问道:“不过什么?”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似乎对陈正接下来的话格外关注。

陈正羞涩地挠了挠头,脸上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轻声说道:“我现在也能认识不少字了,这报纸上的法子我基本上都能看明白。”他本想保持低调,谦逊一些,觉得如此自夸似乎不太妥当,但在阎应元的一再追问下,还是情不自禁地将这份小小的成就和盘托出。

阎应元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忍不住赞叹道:“哦,都是这位老先生教你的吗?”

陈正急忙摆了摆手,用充满了感慨和兴奋的声音解释道:“也不全是老先生的功劳,我听说中华书局出的拼音字典能教人识字,便咬咬牙买了一本。想不到还真的很有用,再加上老先生的指点,我也认识了不少字;再加上报纸上这些教人种养的法子,都是用简单易懂的大白话写的,我现在差不多都能认识,也能理解了。”

阎应元听了他的话,心中也是暗自惊讶。他也听说过拼音字典,但一直半信半疑,不太相信仅凭一本字典就能教人识字。然而,看着陈正真诚而自信的表情,他也不得不相信这神奇的字典确实有着不凡的效果。

“这位先生,您可曾看过前几个月的一份金陵时报?里面报道了一个庄子养的母猪,一窝下了十六只小猪崽的事。”陈正眼神中闪过一丝期待,他似乎想到了一些重要的事情,目光紧紧地盯着阎应元,急切地问道。

阎应元原本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听到陈正的问题,他猛地回过神来,连忙回答道:“嗯,我看到过,这金陵时报每期我都看。”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惊讶,显然对陈正突然提及此事感到有些意外。阎应元回忆起当时看到报纸上报道母猪一窝产十六只小猪崽的事情时,心中还略有一丝不以为然。

他暗自思忖,难道金陵时报没有更有价值的事情可以报道了吗?竟然连这种寻常的农家琐事也拿来写。然而,当他听到陈正如此发问,他立刻意识到其中肯定另有深意。

陈正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接着说道:“那就是我们庄子里的母猪啊!不过这母猪的品种,可是我三叔托人从即墨叶家庄特意买回来的。当时一共买了八头,只有这一头母猪一窝产的最多。不过其它的几只也不错,每窝最少也能产下八只小猪崽呢!”他的语气充满了兴奋和得意,仿佛在向阎应元展示着他们庄子的骄傲。

阎应元闻听此言,心中不禁为之一动。他开始明白陈正说这件事情的原因了,他接着问道:“哦,这个数量确实不少,只是在金陵时报报道此事,是否有些不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虑,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这位先生,您如何会认为不妥了!”陈正的声音中带着些许不解,他急切地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

阎应元本想说金陵时报应多报道一些国家大事,那些才是关乎民生福祉的重要信息。但此时,他听了陈家叔侄的话,也切实感受到了金陵时报报道这些事情所带来的影响。报道这件事,确实给庄子里的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他的内心开始动摇,一时语塞,竟无言以对。

“当时报道这件事时,我们也觉得没有什么,只是想不到的是,从这件事在金陵时报上报道后,我们庄里的猪崽全部让别的庄里给抢购走了,价格硬是翻了一番。”陈正脸上的表情充满了得意和欣喜,他仿佛看到了未来的美好前景。

“哦,想不到金陵时报还有这样的作用!”阎应元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他开始重新审视这份报纸的价值和意义。

“我听来采访我的陈姑娘说,这个被东海伯称作是宣传,免费给我们庄子做广告。”陈正的语气中充满了对陈姑娘的敬佩和感激,他觉得自己仿佛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个充满机遇和可能的世界。

阎应元的心中涌起一股感动,他意识到金陵时报不仅仅是一份报纸,更是一个能够改变人们生活的平台。他看到了陈家叔侄眼中的希望和憧憬,也感受到了他们对未来的信心。这份报纸让他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更美好生活的大门。

此时的阎应元,竟是觉得自己实在是太肤浅了,自以为每期金陵时报都会详细的研读,但现在才明白金陵时报的真正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