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 五帝,后土无极

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

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

此外,尧最为人们称道的是他不传子而传贤,禅位于舜,不以天子之位为私有。

他早就认为自己的儿子丹朱凶顽不可用,因此与四岳商议,请他们推荐人选。

四岳推荐了舜,说这个人很有孝行,家庭关系处理得十分妥善,并且能感化家人,使他们改恶从善。

尧决定先考察一番,然后再行决定。

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从两个女儿那里考察他的德行,看他是否能理好家政。

舜和娥皇女英住在沩水河边,依礼而行事,二女都对舜十分倾心,恪守妇道。

尧又派舜负责推行德教,舜便教导臣民以“五典”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美德指导自己的行为,臣民都乐意听从他的教诲,普遍依照“五典”行事。

尧又让舜总管百官,处理政务,百官都服从舜的指挥,百事振兴,无一荒废,并且显得特别井井有条,毫不紊乱。

尧还让舜在明堂的四门,负责接待四方前来朝见的诸侯。舜和诸侯们相处很好,也使诸侯们都和睦友好。

远方来的诸侯宾客,都很敬重他。最后,尧让舜独自去山麓的森林中,经受大自然的考验。

舜在暴风雷雨中,能不迷失方向,依然行路,显示出很强的生活能力。

经过很久各种各样的考察,尧觉得舜这个人无论说话办事,都很成熟可靠,而且能够建树业绩,于是决定将帝位禅让于舜。

尧功德圆满,“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其为深挚。

不过,尧帝在其期间截教却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辅佐尧帝的是截教门下多宝道人。

之前的两帝,经过了西方教的辅佐,虽药师和弥勒没敢随意传播教义。

可随着时间的推演,无量门久未出现在人族,导致人族对无量门的信仰大不如从前。

再加上之前的药师和弥勒,压根不敢传教,生怕招惹了无量门,但就是他们的谨慎和不敢,让之前的两帝颛顼和帝喾认为老师是仁慈之人。

这般辅佐人族,却丝毫不要回报,作为弟子的他们自然要给老师的教派传播一番。

因此,之前的颛顼和帝喾时期,西方教成了无量门外,人族最大的信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多宝辅佐尧帝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有了西方教的专美于前,他自然看到了无量门压根不在乎你传教。

因此多宝辅佐尧帝的期间,尧帝耳濡目染,对截教很推崇,加上师徒的关系,截教开始在人族传播开来。

不过多宝出于谨慎的顾虑,专门打压西方教,很是减少了西方教经过两帝的传播的根基。

五圣被太初镇压后,就已经破裂了,为了拯救出师傅,他们岂会在意这些。

也因此,辅佐五帝期间,五圣门下有了巨大的冲突。

尧帝圆满,一样准圣中期,此后传位于舜帝。

舜帝有人教门下玄都辅佐,看清楚了之前两教的所作所为,玄都没有了顾虑。

自辅佐舜帝期间,就推广人教,为此打压西方和截教两教。

舜帝在位同样四个元会,在位期间,最大的功绩乃制定了人族的法律。

此外,舜帝在政治上又有一番大的兴革。原已举用的大禹、皋陶、契、弃、伯夷、夔、龙、垂、益等人,职责都不明确,此时舜命禹担任司空,治理水土;命弃担任后稷,掌管农业;

命契担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担任“士”,执掌刑法;命垂担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担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担任“秩宗”,主持礼仪;命夔为乐官,掌管音乐和教育;命龙担任“纳言”,负责发布命令,收集意见。

还规定考察一次政绩,由考察三次的结果决定提升或罢免。通过这样的整顿,“庶绩咸熙”,各项工作都出现了新面貌。

上述这些人都建树了辉煌的业绩,而其中禹的成就最大。

此后舜帝功德圆满,成就准圣中期,其辅佐之师人教玄都,一样成就了斩一尸准圣初期的修为。

后舜帝禅让与大禹,大禹有阐教门下广成子辅佐。

至于原轨迹中的,舜帝禅让给儿子商均,这里没有出现。

想必是少了圣人的蛊惑,加之圣人门下也就敢传播教义,不敢随意的插手人族内部,所以没有了波澜。

毕竟自云中子、虚度、金灵开始,这三位就从不插手人族内部的事情,这也成了人族流传下来的典范。

有典范在前,五圣门下敢插手人族内部的争端,可能会被在位的共主不喜和怀疑。

总之,无量门的竖立典范,导致后面的五圣门下也不敢随意造次。

就这般,人族五帝顺利的来到了最后一帝大禹。

大禹为最后一帝,也为人族第一王朝的开创者,还有了结人族与妖族的因果定数。

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母亲是有辛氏之女,名叫女志,也叫修己。

禹幼年随父亲鲧东迁,其父鲧被帝尧封于崇。

帝尧时,中原洪水泛滥造成水患灾祸,百姓愁苦不堪。帝尧命令鲧治水,鲧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鲧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边设置河堤,但水却越淹越高,历时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灾祸

接着禹被任命为司空,继任治水之事。

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正是他劳心劳力治水的最好证明。

禹立即与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来协助,他视察河道,并检讨鲧治水失败的原因。

禹总结了其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导河川治水为主导,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

在此期间显然是困难重重的,幸好有阐教门下辅佐,为他炼制了探查水深浅的神针,也有开山劈岳的开山斧。

治水期间,禹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测量仪器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

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

引水入海,却也导致四海水位高涨,顿时让本就和人族不对付的龙族不愿意了。

幸好天地即将因五帝结束而圆满,龙族也没和人族大打出手,大禹用此前因功德而成就功德灵宝的神针,镇压了四海的水位,算是圆满的解决了引水入海,龙族的不满。

此外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也不敢休息。

他亲自率领老百姓风餐露宿,过家门而不入,整天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海洋。

经过毕生的治理,终于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

因为治洪水有功,人们为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

在治水的过程中,禹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等皆了如指掌。禹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

甚至,还是因为天地即将变化圆满,与妖族的因果,在帝俊等人的掌控下,大禹斩杀了诸多霍乱人族水域的妖怪后,结束了与妖族的因果。

最后,在广成子的教导下,大禹炼制九鼎,他有感妖族等各种族,可随意穿行于人族中,而人族每每因外族而损失惨重。

小主,

有了这样的血的教训后,他炼制九鼎镇压人族九州,其凝结人族意志和气运为桥梁,整个人族九州固若金汤。

若有凡间其他四州的万族,敢窥视人族九州,人族可开启九鼎防御,抵抗外敌。

至于一般时期,无需经常开启。

不过,九鼎镇压九州,可不是单纯的防御外敌的作用,还有凝聚人族意志和气运的能力。

只要在九州之内,人族就永远昌盛。

大禹之后功德圆满,他的功劳大过此前的四帝,为三皇五帝的最后一位,因此他功德圆满后,如此前的三皇一样,直接成就了准圣圆满,且元神与九州融合,人族不灭他亦不死。

唯一的遗憾,三皇五帝圆满,人族没了所谓的共主。

大禹也有点私心,而且比自己儿子夏启优秀的也没有,无奈何之下,只能这般人族三皇五帝结束,进入了王朝时代。

大禹功德圆满,人皇印承认,可人皇印对夏启却没有承认。

大禹成就准圣圆满才明悟,三皇五帝人族崛起之定数,怪不得自己找不到下一任共主,原来如此。

为此心中的愧疚也就消散了,传位于夏启说的看开了。

历时五十多个元会,人族三皇五帝圆满。

……

三皇五帝圆满之后,人道也相应圆满,时光如梭,继续发展了百多万年。

百多万年,磅礴的气运供应,玄天已然成就了所谓的混元大罗金仙第八层天。

当然,他自身暴露的修为,不过是准圣大圆满罢了。

几百万年的发展中,人族祖地之中,除了三皇五帝和文祖之外,准圣依旧只有三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