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造个大秦学宫,秦国还能倒赚一笔?(四千字,二合一章节)

(四千字,二合一章节)

深夜,六英宫内,烛光摇曳的宫殿中,一张宽大的桌案上摆放着将桌案后的人都遮挡住的公文。

秦国作为纸张和书本的制作与售卖的参与者,秦国境内的纸张已经普及率是天下各国最高的,价格也是最低的,所以就连公文使用的竹简也逐渐被纸张代替。

而这种写在纸上的公文则被称之为奏章。

自从六国结成合纵以来,嬴政就没有怎么好好休息过。

虽说自惠文王开始,在历代秦王眼中,山东列国若是不在他在位期间来上一次合纵伐秦,这一代秦王都会怀疑山东列国是不是瞧不起他,但真的面对合纵伐秦之时,嬴政还是在兴奋之中带着几分紧张。

他是继承了秦王之位的嬴姓子孙,又是血气方刚,一心功业的年轻君王,自然也担心秦国在自己手中没落。

对此,即便是赵姬,华阳太后以及夏太后屡屡劝告,嬴政也总是虚心接受,屡教不改。

这不免令这三位太后有些担忧。

要知道,秦国前两任国君孝文王和庄襄王是如何死的?

孝文王好歹是活了五十三岁,算是享了常人之寿了,可庄襄王才活了三十四岁。

庄襄王早些年虽然一直未曾被封为太子,只是被封为安国君,但却一直在为昭襄王处理政务。

到昭襄王老年时,庄襄王已经负责了秦国三分之一多的政务,到封为太子时更是被交予了大半秦国政务。

活在一位当世霸主的父亲阴影下,孝文王欠缺了些自信。为了不辜负昭襄王的殷殷期盼,所以夙兴夜寐地操劳。

也是因此,疲惫不堪的孝文王最终才在一年的丧期结束后,仅仅即位三天便病逝。

也正是因为他的勤政,最终才会得到儒家评判的“孝文”谥号。

“孝“字自不必说,在昭襄王生病之时,孝文王不仅要代为处理国政,还整夜衣不解带,亲尝汤药,亲自用湿布为昭襄王擦拭身体,绝对当得起一个“孝”字。

而”文”这个谥号就更难得了。

“文”这个谥号的夸赞范围和赞语长度是最广的。

可别以为道德博闻曰文,就能得到“文”这个谥号了,那是对于寻常大臣的。

但对于一位王来说,便要有足够的贡献,而不是单纯的文学贡献和道德方面。

不信想想历史上能得到“文”字谥号的君王都有谁。

汉文帝刘恒,隋文帝杨坚,唐文帝李世民,明文帝朱棣,清文帝皇太极,哪个不是文治武功样样名留青史的君王?

哪怕是次一档的魏文帝曹丕,晋文帝司马昭,周文帝宇文泰登入也都是一时英豪,可见孝文王对秦国的贡献。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帝王却在五十三岁那年便一命呜呼。

其子庄襄王在匆忙即位后,采取了怀柔和安抚为主的策略,比如按功表彰先王功臣,优待宗族亲属,布施于民,以此稳定秦国上下,度过了秦国两年连丧两王带来的不安。

而后又攻灭东周,连破韩赵魏三国,为秦国东出彻底扫平了障碍,却英年早逝。

二人都是一代英主,否则后世的史书上也不会说秦国是“奋六世之余烈”,可正是这样英主却因为操劳国事而积劳成疾而早早病逝。

嬴政虽然刚刚亲政,但亲政前曾提出的不少政令都对秦国大有所益,其中不少政令让秦人都十分尊敬爱戴这位年轻的秦王。

而这,更加让这几位太后担心。

在华阳太后的心里,其实对于嬴政的感情并没有多么浓厚。

虽然嬴子楚是她认下的义子,但那只是一场交易罢了。

而且,嬴子楚并未优待楚系,反而是着手打压,否则楚系后来也不至于要去扶持一位母系来自韩国的公子成蟜。

因此,嬴政对于华阳太后的感情,仅限于尊敬,远远不如亲祖母夏太后。

但华阳太后还是十分关心嬴政的身体,因为嬴政给了楚系一个机会。

芈启和芈颠二人虽然如今还是郎中,但相当于嬴政的秘书。虽然俸禄不高,但地位超然,可以接触到秦国的核心事务,如今也在嬴政身旁随着嬴政日夜操劳。

华阳太后担心,若是嬴政倒下,那么楚系该怎么办?

下一任秦王会如嬴政这般信任楚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