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翁子本就不是庸将,有着华阴杨氏的兵学传承,以及同样作为名将的父亲杨端和的教导,杨端和的军事水平并不比蒙恬等同辈翘楚差,只是缺乏了些进取的手段。
而这一点则是被王齮弥补了。
亲眼见证了王齮以穿插之法歼灭扈辄麾下十万赵军的杨翁子如今也算出师了,他所欠缺的只是实战中的经验,而在王贲提出轻装简行穿插敌后的想法后,杨翁子便制定出了具体的规划。
先是派人暗中探查地形,而后寻找相似地形模拟实践,计算出一万轻骑化整为零后急行军抵达平丘城下所需时间。
两日是杨翁子制定出的最适宜的时间,但却并非这一万轻骑的最快速度。
这一万轻骑的速度还可以再提高一个档次,例如一日疾驰三百里,但完全没有任何必要。
日行三百里,这已经不是急行军了,而是强行军。
若是强行军抵达平丘城下的秦军且不说掉队情况,即便无人掉队,骑卒和战马也不会剩下多少体力,而当强行军时的这一口气泄了,那么想要缓过劲来就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
(曹操有一天一夜带着虎豹骑疾驰三百里追击刘备的案例,而且还是在荆州,平原不少但丘陵也不少,而且水网密布,骑兵前行起来其实并不是那么便捷,但依旧做到了日行三百里的极限速度,更何况是全部是平原并且这一段并没有什么大型河流的魏国东境)
因而针对体力和抵达时间的问题,杨翁子在亲身实践后,给王贲制定了两日的行军时间的规划。
而在杨翁子制定的战略规划中,四万秦军兵卒是要与王贲的一万轻骑同时出发的,只不过这四万秦军步卒的目标是魏国东境的桃人城、桂陵、首垣、漆城、蒲城、襄丘、燕城、虚城这八座城池,这些城邑距离秦魏边境最远也就只有一百里出头,几乎是与王贲同一时刻,四万秦军步卒也同样以穿插敌后的方式,分别包围了这八座魏东边境的城池。
但紧接着杨翁子就坐在中军大帐里按兵不动了,看着兵法喝着清茶,宛如来魏东郊游似的,这便急坏了一众求战心切的将军们。
这一切,自然也在杨翁子事先便制定好的战略规划之中。
杨翁子虽然师从王齮,学到了王齮的用兵迅猛和穿插包围的手段,但本性依旧是求稳。
敢制定如此用险的战略,却又求稳,这看似是两种矛盾的想法,但却并不冲突。
杨翁子敢冒险,但他却是制定了详细的战略规划,将王贲提前赶到,卡点赶到以及迟到的各种情况都事先考虑到了,并做好了每一种情况的应对之法,也就是常说的谋动而后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