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各种物质需求逐步增加,这逼迫苏星云提高产量,苏星云深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规模化生产的重要性。于是,他的作坊开始逐步向现代化工厂转型,一场农业与工业的双重革命在和县悄然兴起。
在农具生产方面,苏星云引入了流水线作业模式,这是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特征之一。他设计了完整的生产流程,从模具制作、浇铸、打磨到安装,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生产体系。这种转变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使得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可靠。要知道,在过去,由于人力有限,作坊里只有二三十个工人,根本无法实现如此精细的分工与协作。
而在铁生产领域,苏星云更是投入巨资,建起了二十座高炉,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钢铁厂。一千名工人在这里辛勤工作,高炉中冒出的滚滚黑烟,成为了和县大工业发展的生动写照。
为了保障钢铁生产的原料供应,苏星云还精心规划了运输体系。马鞍山上开采的铁矿石,通过四轮马车运送到码头,再由船只运送到小黄洲钢铁基地。同时,上游的运煤船也顺流而下,为钢铁厂提供了充足的燃料。除了钢铁厂之外,苏星云还在三月到六月这三个月的时间里,迅速建立了简易的水泥窑和砖窑。
随着工业规模的扩大,各类工人的数量也急剧增加,达到了惊人的人。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工人,将原先每一个识字的工人都提拔为管事。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工人的地位和待遇,让工人觉得有盼头,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苏星云在公社扩张中,采取了更为务实的管理方式。他继续分发铁质农具,但改为贷款形式,秋收后需以收成的十分之一偿还。同时,公社从播种到收成的伙食,也不再由苏星云全包,而是由农户自行承担,同样以收成的十分之一支付。
此外,苏星云还制定了税收新规:交粮后的公社,三成税最高限额为四十斤。这意味着,无论收成如何,税收都不会超过这个数;若三成收成少于四十斤,则按实际收成比例计算。这一举措,既确保了税收的稳定,也避免了对农户的过度负担。
小主,
从表面上看,苏星云的这些做法似乎让他在经济上吃了亏。但实际上,他深谙“投资未来”的道理。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民众亲身体验到劳动的价值,认识到付出与回报的等价关系。这种经济激励与约束机制,正是现代经济学中“效率与公平”原则的具体体现。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苏星云凭借击退官军名声大噪,而县官对此保持沉默,未将苏星云定性为反叛,使得他的社会改革之路少了不少外部阻力。那些敢于反对的声音,早已在苏星云的铁血手腕下消散无踪。在苏星云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广泛民意的支持下,和州的民众纷纷响应土地改革。
这场变革中,大多数人因未见明显损失,反而收获了些许实惠,便随波逐流,加入了这场社会实验。而那些小地主,按家庭人口平均拥有超过30亩地的,被强制调整至这一限额,这无疑触动了他们的利益。同时,苏星云对“族田”否定,以及火枪这一现代武器的震慑,让稳固的宗族体系也纷争不断,为了分配田地而打得不可开交。
至1341年六月,苏星云已成功掌控了和州的大部分区域,仅留四分之一靠近无为县的地带作为缓冲区。其管辖范围扩展至2000平方公里,人口激增至25万。尽管对新纳入的土地有点消化不良,但社会秩序已在这片土地上初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