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剩下的蒙古骑兵小朋友吓得魂飞魄散,纷纷跪倒在地,举手投降。这
场战斗,苏星云一方虽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两名战士不幸牺牲,一名护村队员被垂死挣扎的骑兵砍中颈部,另一名民兵则被流矢射中眼眶,不幸离世;此外还有12人受伤,但所幸伤势轻重不一,经过妥善治疗均已康复。然而,这些伤亡非但没有让民兵们心生畏惧,反而激起了他们杀性一些被己方绝对人数优势搞成疯狗的敌人有啥可怕的。
苏星云及其军官在战斗中始终强调对士兵伤亡的关怀与补偿,这一举措极大地稳定了军心,使得队伍即便在遭受损失后仍能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凝聚力。正是这样的领导力和团队精神,让苏星云的队伍能够承受住战斗的洗礼,不断前行。
下面谈谈战争的收获,它彻底摧毁了芜湖地区元朝的机动兵力,为苏星云在此地推行土地革命扫清了障碍。此外,战斗还收获了丰富的战利品,包括六百匹战马,其中虽多为阉割过的马匹,但仍有数十匹具有生育能力的公母小马,要不是为了这些马,苏星云也不会实行包围战术。直接用火枪统统打死。
对于俘虏的处理,苏星云让他们放下武器,自行滚回芜湖城去。第一苏星云不想杀俘虏,第二这些人养着费粮食,苏星云现在的劳动力够了。第三这些人已经被吓破胆了,逃回去,这辈子都不敢上战场了,还会传播恐怖情绪。
战后,消息灵通的地主们为了规避可能的土地政策风险,纷纷将名下土地精确分配给自己的亲属,每人恰好分得30亩,不多不少,试图以此规避土地改革。苏星云得知此事后,采取了默许的态度,这一策略进一步促使各地地主效仿,有的将剩余土地分给亲戚,有的则直接赠予佃户,导致土地改革的初衷在一定程度上落空。面对这一局面,苏星云迅速调整策略,将重心转向打击高利贷和民间赌场,以维护农民利益,同时利用被吓破胆的地主阶级作为“带路党”,加速乡镇行政机构的建立与巩固。
在推进土地改革的过程中,苏星云还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现象:不仅汉人受到压迫,就连部分蒙古族也沦为地主的佃户,挣扎在饥饿的边缘。这一发现让他震惊,通过深入调查,他了解到蒙古族虽然是当时的统治民族,但其底层民众并未享受到应有的特权。元朝上层忙于享乐与土地兼并,穷亲戚的死活谁关心,这些人那么多,吃也得把元朝吃垮。所以这些流落在乡间的蒙古人,往往一开始是自耕农,经过几场灾年手上的土地就被兼并了。
苏星云意识到,这些流落乡间的蒙古人与汉人农民一样,都是受害者。他进一步分析,蒙古人所谓“高等人杀死汉人只赔一头牛”的法律,在城市中或许能得以执行,但在乡村,蒙古贫民若敢嚣张跋扈,第二天被闷棍敲死在路边都不知道咋死的。
对于这些蒙古人,苏星云下达了一个命令。他要求所有治下的蒙古平民从百家姓中挑选一个汉姓,并在行政机构进行登记,从此在享受政策待遇时,只要他们不主动提及蒙古人身份,都将与汉人一视同仁,无论是参军入伍、缴纳税款,还是参与选举与被选举,都享有同等的权利与义务。
这项政策自实施以来,得到了严格的执行,其效果显着而深远。随着时间的推移,仅仅过了一个多世纪,蒙古这一民族称谓就如同历史上的鲜卑族一样,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融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广阔天地中。
在颁布这一政策的同时,苏星云还深刻地向行政组织强调了一个核心观点:真正迫害我们、造成不公的是腐朽的制度,而非某一个特定的种族。这一理念有效遏制了内部可能出现的种族报复情绪,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一个月后,那些原本怀揣种族主义思想的人发现,他们已找不到明确的报复对象,因为那些蒙古平民已经悄然改换了汉姓,融入了社会中,难以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