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汪海的远征与新大陆的邂逅

汪海并非来此抢劫。前面的冲突只是为了安全。既然对方臣服,他便以天朝的国礼相待,赠送了瓷器、丝绸,以及工业化生产的布匹。双方在表达了没有敌意后,进一步的商谈开始了。在相互了解中,汪海对他们的作物——玉米和马铃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双方的交流愉快,同时,汪海的随军医师帮助治疗受伤的当地战士,也缓和了紧张的气氛。

当地酋长以为他们要常住,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和种子,但汪海婉拒了。为了抵消给这些土着留下的伤害,他留下了一部分刀剑。他带着少量种子和当地的毛皮、金矿返回。留下这些土着人目瞪口呆地留在海边,对共和的慷慨和力量感到震惊。莫卡酋长看着远去的舰队,喃喃自语:“这些共和人,他们的力量和慷慨,将永远改变我们的生活。”

当汪海的舰队沿着新航线凯旋而归,他们带回的消息在共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对于共和的每一个角落,任何一片新发现的可耕种土地都被视为天赐的珍宝。在南洋的土地被发现之初,共和的报纸就曾发表社论,指出中国封建时代的兴衰更迭,其根源往往在于土地兼并。为了破解这一历史魔咒,共和的学者们提出了三条解决之道:

首先,是严格的土地分配政策,限制土地兼并,但这不过是权宜之计。共和的首席经济学家,李铭,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眼前的土地,我们必须看得更远,更深。”

其次,是将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转移到工厂中,用工业的力量养活他们。同时,工厂中的铁器和蒸汽机可以大幅提升农业产量。共和的工业部长,赵铁柱,在一次采访中提到:“工业和农业不是敌人,而是相互促进的伙伴。”

最后,就是对外拓土。历史上,每一次新土地的开拓都为中国带来了上百年的繁荣。共和的外交部长,周游,在他的办公室里,指着一张世界地图说:“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每一片新土地都是我们国运的延伸。”

在共和,这些观点被广泛接受,并付诸实践。当南洋的土地被开发时,这一行动被赋予了争取国运的神圣使命。那些批评共和将中华子民流放到烟瘴之地的声音,如今已被彻底淹没。

在一次共和的高层会议上,苏星云,共和的领导者,坚定地说:“我们不仅要为我们的人民争取生存的空间,更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度。”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而在共和的街头,普通百姓也在讨论着这一话题。一个老农,手里拿着刚从市场上买来的报纸,对他的儿子说:“看,我们的土地又增加了。这不仅是土地,这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子孙的希望。”

这些新发现的土地,不仅仅是地图上的几笔线条,它们代表着共和的繁荣,代表着人民的希望,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在共和,每个人都是这宏大叙事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在为这片土地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共和,开疆拓土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汪海横跨东大洋的壮举,被民众传颂,其英勇事迹几乎能与夸父逐日相提并论。夸父至东海,面对浩瀚的大洋只能望洋兴叹,而汪海却成功越过了大洋的阻隔。

汪海从远方带来的土豆和玉米,被农业组视为重大发现,开始着手培育。然而,在抵达北海道时,一场意外发生了。一些船员在食用土豆后出现了食物中毒的症状,这让汪海愤怒不已,他怀疑是当地土着在土豆中投毒。

“这分明是背叛!”汪海在船舱内愤怒地拍着桌子,对着他的副官李达说道。

李达试图平息汪海的怒火:“司令,我们还不能下定论,需要进一步调查。”

后来,苏星云介入了此事,他解释道:“汪司令,您的疑虑我能理解,但事实上,土豆在发芽后会产生毒素,这是自然现象,并非土着所为。”

汪海的眉头紧锁:“那为何你不早提醒我们?”

苏星云回答:“这是我师傅云游四海时留下的游记中提到的知识,我本以为这是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