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爷说得对!咱们联合起来,一起给他点颜色看看!”
酒过三巡,赵地主醉醺醺地站起身,摇摇晃晃地走到窗边,望着远处正在修建的官道,眼中闪过一丝阴狠,“想修路?老子这就让你们修不成!”
他转过身,对着身边的人低声吩咐了几句,便带着一群家丁,气势汹汹地离开了酒楼。夜幕降临,一群黑衣人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新修的官道上……
夜凉如水,寒风呼啸,吹得树枝沙沙作响。在豫州城外的一处工地上,微弱的火光摇曳不定,映照着几张饱经风霜的面孔。
小主,
李乞丐放下手中的工具,揉了揉酸痛的肩膀,看着眼前这条正在修建的官道,眼中满是希冀的光芒。自从朝廷推行新政以来,他便积极响应号召,参与到官道的修建中。虽然每日劳作辛苦,但他却充满了干劲,因为他知道,这条官道修成后,不仅方便了百姓出行,更能为他们这些贫苦百姓带来新的生机。
“周大哥,你说这官道什么时候能修好啊?”李乞丐望着远处,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
“快了,快了。”周工匠是一位老石匠,经验丰富,手艺精湛,他用粗糙的手指摩挲着新砌的石块,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咱们这条官道可是用最好的石料铺的,比以前的那些土路强多了。等路修好了,咱们就能去更远的地方做工,赚更多的钱了。”
“是啊,到时候我就能攒够钱,把老娘接到城里享福了。”李乞丐说着,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然而,他们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他们很快便发现,修路的材料越来越少,工程进度也越来越慢。
“怎么回事?怎么又没石头了?”李乞丐看着空荡荡的材料堆放处,眉头紧锁。
“别提了,听说是从邻县调拨的石料被扣下了。”周工匠叹了口气,“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最近这段时间,总是缺这缺那的,这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修好。”
李乞丐和周工匠的遭遇并非个例,由于资源分配不均和地方官员的消极怠工,向丁的新政在全国范围内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阻力。
消息传回皇宫,向丁立刻召集大臣召开紧急会议。
“诸位爱卿,新政推行受阻,各地问题层出不穷,你们有何良策?”向丁坐在龙椅上,面色凝重地问道。
话音刚落,朝堂上便响起了此起彼伏的议论声。
“启禀陛下,微臣认为,当务之急是严惩那些阳奉阴违的官员,杀鸡儆猴,以儆效尤!”一位御史出列,义愤填膺地说道。
“不可!地方官员责任重大,若是一味打压,恐寒了他们的心,不利于新政的推行。”另一位大臣反驳道。
“那依大人之见,该如何是好?”
“微臣以为,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百姓了解新政的好处,让他们自发地支持新政,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