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哼,不敢?朕这一生,如履薄冰,你说朕……敢不敢?”
“李义,将这六份圣令发出去,让大军行动,不用管朕。”
“另外……命令楚源水上,多修浮桥。朕随时可能要跑。”
易州郡。
白马渡。
赵国的后勤体系是强大的。
发源于雪林中的辅兵、后营,几乎能利用一切有用的物资。
白马渡附近,甲胄作坊‘叮叮铛铛’的声音,似乎笼罩了整个赵营。
就算在赵帝行宫里,也有锤子敲打声、皮革划开声、车轴嘎吱嘎吱之声,隐隐传来。
兵司郎官程平,听着皇帝周云,对于梁军的异常不加理会的军事部署,
几番思索后,脸上闪过异色,
犹豫几息,程平咬牙开口道,
“陛下,河间梁军集中兵力,极有可能会袭击易州。”
“咱们真的不用调集兵马,让骑兵回到东仙坡一带,增加守卫力量吗?”
程平作为新一代兵家后起之秀,已经渐渐在赵国朝堂崭露头角了。
当然,对比刘忠武、李宣这种实力,他差的太远。
封到南天门,也就是刘庶、贺诗楚的水平。
但他身份摆在那里,只要是能力达标,就能出头。
程平既是四当家的族人,又参加过武川镇防守战,乃是赵国核心人才之一。
此人在皇帝周云面前,从没有八瞎子、铁坨子的随意,甚至连刘庶的洒脱都做不到。
他毕恭毕敬,行拜见皇帝大礼,
说话规规矩矩,一般没大事,不会乱开口。
行宫。
赵帝龙台之上。
周云放下一份关于甲胄铁皮的奏书,转头注目程平,朗声一笑道,
“程郎官,会思考,不错!朕想反过来,问你一个问题。”
“如果,朕是说如果梁军北上,那么你认为要多少兵马才能守住?”
闻言,程平目光闪烁,仔细思索后,行礼道,
“启禀陛下,可能要十万人。”
“可朕中路一共还不到十二万人,排除伤兵,连十万人都是个问题。朕能守吗?”
“水无常形,兵无常势。骑兵作战,在于神出鬼没……”
赵帝行宫里,兵司郎官听着皇帝的兵谋,
才渐渐知晓,两者的差距是如此之大。
畏惧风险,自废武功,才是最大的愚蠢。
如果按照程平的稳妥做法,那赵军在河间郡、沧州郡,就会处处是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