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制造业的人文情怀

对于吴总的这番话,几位顾问都很认可,也很佩服他。

“出来做事,肯定是不容易的,坚持就是了。”吴总喝了一口茶,继续说:“不仅仅是我在坚持,工人们也在坚持。”

“我一直想努力给工人提供更好的条件,营造更好的环境,只是资金一直很紧张。”吴总说:“我给工人们修宿舍、建食堂,虽然现在还不太好,工人们也不满意,流失率也高,但是我的利润率也只能支撑到这样。”

“工人们频繁换工作也不好,东跑西跑的,又挣不到多少钱!我们搞制造业也知道,整个制造业的平均利润率都不高,真正利润高、工资高的制造业企业并不多,能容纳的工人数量有限。”吴总感慨地说,“但是工人们总是希望能有更高的收入,我也非常理解,只能靠自己想办法,自己建底气,靠别人不行。”

李瞻海深有感触地点点头。

“刚才,老波顾问讲的特别好,劳动密集型,”吴总说,“但是,讲的还不够,是资金紧张型的劳动密集型。稍不留神,连劳动密集型都做不了,只能是廉价劳务输出型。”

听了这话,老波的脸一下子煞白。精通理论的他,才知道现实是如此残酷,他也才明白为什么许多发展中国家一直无法摆脱资源输出国的命运!

资金紧张的劳动密集型、资金紧张的廉价劳务输出、资金紧张的资源输出……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有一个资金紧张的困局,而这些紧张的资金很有可能被源源不断的转移到非生产部门!

而这些是不可能在理论中记载的,只能是在吴总这些在制造业一线打拼的人才能切身感受到。

“理论呀!理论!”老波在心里默念,“真是成也理论,败也理论!”

理论的空白和理论适用的条件,是很多精通理论的人经常忽略的,以至于遇到了理论空白或者理论适用的条件不具备,这些精通理论的人就束手无策,甚至可能僵化的套用不适用的理论,造成灾难。

“我虽然开的是奔驰车、宝马车,”吴总继续苦笑着说,“但是和一栋宿舍楼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就像一辆奔驰车同时给几百人、上千号人用,也只能变成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