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出现于东汉文艺作品,
《楚辞·天问》。
昭王南征楚国几成定论。
南巡不返《古本竹书纪年》载:
“昭王末年,夜清,
五色光贯紫微,
其王南巡不返”。
第三次南征,
对西周的军事力量打击很大,
周昭王薨于汉水,
全军覆没。
经过春秋笔法润饰的正史
对此事讳莫如深,
无法获知详情。
北宋时期,
在湖北安陆一带出土了
六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
称为“安州六器”,
透露了周昭王南巡的相关信息。
周昭王十六年,
昭王南巡亲征,
征伐楚荆。
为了保证进军的顺利,
他任命曾国国君南宫氏为统帅,
一个叫(中)的人为先锋。
(中)带领军队联络汉阳的姬姓诸侯,
为大军开路,
曾国、邓国和鄂国为周昭王准备行宫。
一路上得到了汉北各姬姓诸侯的支持,
军队人马更加壮大,
很快深入江汉腹地。
原来臣服于楚荆的大部族、
小方国纷纷归顺。
南征中军的先头部队到达长江,
后军随后赶到,
王师攻占了鄂部驻地,
大军沿汉水东岸南下,
到达长江边后,
昭王留下一支人马在江北守卫渡口,
自己亲率大军渡江南下。
扬越的鄂部将主力退缩到南面的大山中,
昭王占领了铜绿山。
然后昭王渡江北上,
在唐国(今湖北随州西北)大会汉阳诸侯,论功行赏,
给先锋中很多马匹和铜材,
元帅南宫也得到了很多赏赐。
后来,中用昭王赏赐的铜材
铸造了一批青铜礼器,
并在上面刻上了文字,
记载此次战争和他所得到的赏赐,
昭王给贵族们分发一些铜材,
然后将大量铜材运回。
这些铜材多被用来铸造青铜器,
其中就包括安州六器。
周昭王十九年,
昭王率大臣祭公等,
以戍卫镐京的西六师再次南征。
开始时形势很好,
周军从唐国(今湖北随州北面)出发,
经过厉国、曾国向南顺利推进。
为了壮大声势,
昭王还派出大臣到长江中游的大小邦国,
招抚各部落。
昭王本人则率师沿江而上,
直抵夔国边境(今湖北秭归)。
周军凯旋回师渡汉水时,
因携带俘获的大量战利品青铜
(即考古铭文中的“孚金”),
导致桥梁垮塌,
又遭遇了异常天灾,
损失惨重。
按《纪年》为周朝史官所撰,
这一年在关中地区曾有
大范围长时间的阴云天气,
阴云密布则降水必多,
秦岭一带如有大量降水
就会导致汉江洪水的猛烈爆发,
而周人此时却正停留
在汉江下游的洪泛区,
面临洪水的极大威胁却一无所知。
不然,昭王南征时是六师尽出,
其对手三苗后裔楚蛮族群并不强大,
如果没有某种特殊的不可抗力因素,
是不可能让昭王全军败没的。
姬瑕二十七岁即位,
在位执政虚记51年,
尊号周昭王。
古书上说“仪容恭美曰昭”,
故谥号昭王。
周昭王崩后没有向诸侯告丧,
宗室诸侯拥立周昭王长子姬满继位,
是为周穆王。